凛夜横刀无德和尚

第二百八十三章 壮士去兮(第2页)

 

这三个后辈显然都是外界的人上人,甚至连朝廷里的将军与蔡家的家将也对其彬彬有礼。

 

——这三个年轻人一定是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才能有此阅历与地位吧?

 

老马心里如此想着,可他扪心自问,却又不愿自己的孙儿与这三个年轻人一般去乘风破浪。

 

原因无他——外界的风浪美则美矣,却是会吃人的。

 

古往今来已不知有多少敢与那风浪搏斗之人,最后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更不必说,那三个年轻人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道几乎将整个大魏都拍碎的滔天巨浪。

 

夜已深。

 

仿佛没有终点的绵长栈道上,冰冷的寒风如刀一般刮擦着骑士的面颊。

 

好在今夜的天气很晴朗,而脚下的栈道也没有几条弯路,所以夏逸三人仍可继续借助马力前行。

 

三人一路上皆是一字不发,只顾专心赶路,就连无得也罕见地没有叫苦——夜行山路本是一件危险至极的事情,而三人又是骑马而行,更加不敢有半点马虎。

 

待到晨光微现之时,三人终于心神略松,一齐下马取出水食,暂且原地小歇。

 

根据夏逸的判断,在三人赶了一整夜的路后,已然走完过半道路,接下来最多不需两个时辰,便可走完整条太行山栈道,成功抵达鹿林村。

 

是以,三人没有歇息太久,只过了半个时辰便继续上马赶路。

事实也正如夏逸的判断——将至正午之时,这条依山而建的平道已隐现下往之势,而一座坐落于山脚下的村落也隐隐出现在三人的视野中。

 

“想来那处便是鹿林村了。”

 

无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只觉得自己一身筋骨已被一夜的寒风吹去三斤,此刻只想好好吃一顿素斋,然后找一张温床大睡半日。

 

“……”

 

夏逸默然半晌,忽然说道:“我们现在就下山,然后直奔邺城。”

 

无得面色一紧,脱口道:“为何?我们赶了大半日路程,你却片刻功夫也不带歇的?”

 

夏逸看着他,反问道:“在我们出发之前,师兄是不是说过大单于正调动河北之地的匈奴军,最多不过半个月便要南渡黄河?”

 

无得点了点头:“书呆子是说过这番话。”

 

夏逸道:“我们出发至今已过四日,而我们由此地前往邺城仍需五日功夫,也就是说当我们抵达邺城时已用了足足九日,是不是?”

 

无得还是点头:“不错。”

 

夏逸道:“抵达邺城和抵达邺城外的千舸坊,再潜入大单于的船队毕竟是两回事,即便蔡家早已在船厂安排好内应,又有谁能保证他们可以立即安排我们潜入船队?

 

再假设如果师兄的预判出现了错误,大单于提前发兵了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