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不狼山蒙格之会
大娄山脉山势北陡南缓,切割较强。
 
既是乌江水系与赤水河水系的分水岭,又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山。
 
娄山关处于大娄山主脉脊梁上,不狼山山中,是一个沿裂隙溶蚀而成的隘口。
 
关口周围气势磅礴,悬崖险要,东西两侧大尖山、小尖山锁峙。
 
古人称此关为“万峰插天,中通一线”,为川黔交通锁钥,为兵家必争之地。
 
鄨县王氏父子战败之后,娄山关燃起烽火,叟夷蒙格之会召开。
 
夷通彝,叟夷便是后世华夏五十六族之一彝族中的一支。
 
在彝族文化之中,蒙格之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习俗,讨论涉及重大事件的大会。
 
通常一年召开一次,若无重大事件则数年召开一次。
 
叟夷各部纷纷赶来,参加蒙格之会,六位德高望重的毕摩祭司带着十二位苏尼巫师匆匆赶到。
 
毕摩一词中,毕是诵读,诵经的意思,摩是尊者,长老的意思。
 
叟夷各部是家长奴隶制部族,等级森严,神权和统治权高度重合。
 
毕摩祭司既是驱邪破灾,祭祀送灵的祭师,也是教导族人打猎种植,传授彝文典籍的师长。
 
更是处置存亡大事,决定村寨各项事务的族长。
 
只有那些极其强大的部族,如南中同劳(同乐)爨氏,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强行控制神权,以家族传家。
 
叟夷的地方政权和原始宗教毕摩教紧密结合,形成大部落有大鬼王,小部落百家置一小鬼王的格局。
 
此时大鬼王由同劳爨氏担任,集政权和神权于一身,小鬼王则是小丹叶。
 
火是叟夷追求光明的象征,历次蒙格之会都离不开火焰,六位毕摩祭司和十二位苏尼巫师围坐在火塘旁。
 
一缕缕带着松脂清香的烟,缠绕着老屋的梁木,将老屋缭绕出一层暖雾。
 
一杯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火塘烤茶摆放在毕摩和苏尼面前。
 
每一位都捧着竹筒烟,吞云吐雾,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等待了一阵,小丹叶走了进来,坐到了主位。
 
左手边一位身着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头缠白色手帕,吞云吐雾的毕摩祭司率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