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云记文如风
第238章 僧一行和梁令瓒制成了水运浑天仪(第2页)
“浑天说”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的,如同鸡蛋的蛋黄,而天空是包含着地球的,浑天说还阐述了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
725年十月初三,僧一行与梁令瓒制成了水运浑天铜仪。铜仪形状如圆天,上面列置了各星宿,注水后轮子发动起来后,便可以自转,每昼夜刚好能转一圈。另外做了两个轮子,安装在“圆天”之外,上面分别镶嵌着太阳和月亮,两个轮子的运行方向与“圆天”相反,运行的快慢速度是调试规定好的。另有一个木柜子代表地面,将铜仪的一半装在里面,又在代表地面的柜子上装两个木人,其中一个每一刻时间敲鼓一次,另一个每一个时辰撞钟一次,所有的机械齿轮都藏在木柜里面。
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啊,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是机械类钟表的鼻祖,比西方早期机械钟表要早六个世纪。这充分说明盛唐时期,不但经济文化领先于世界,就是科技方面也是遥遥领先啊。中国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科技落后于世界了,这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保守是有关系的。唐玄宗李隆基中前期,是一位在科技方面力求创新的皇帝。
我从一些资料中获悉,僧一行与梁令瓒制作的浑天仪,是放置在武成殿前面的。武成殿就是东都紫薇城的宣政殿,是唐玄宗和文武百官上早朝的朝堂。文武百官围观这个水运浑天仪,无不对其设计精妙,运行精准,报时辰精确而叹服。
我在有一天下班后,吃过晚饭后,暂时没有其他事了,就到了书房里插上门,坐在书桌前的老板椅上,开始运用意念让思维意识拜访公元725年十月初四的盛唐。
我成功到了盛唐,那是公元725年十月初四的清晨,我刚吃了早饭,与其他四位护卫一起站在忠王府的堂屋前。我对于离开盛唐的那段时间,也赋予了一些内容,那些内容是在陕王府里每一个人的脑海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