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道祖脑袋大又秃

第319章 青木脸面,水法炼丹(第2页)

 郑法见他盯着自己,有些害怕的模样,也是好笑:

 他也不是故意的。

 但卷这个东西吧,只要氛围到了,那就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对于青木宗的努力,他也算乐见其成。

 所谓青木今天加油干,郑法明日结元婴。

 大家都很开心。

 郑法指了指那群筑基弟子,问道:“他们的法诀,学得怎么样?”

 “拆分之后,确实简单了不少……”赵惊帆看着那十来位弟子,也是有些感叹,“我才知道,原来你们外丹是这么造出来的。”

 “比起制作外丹,这灵丹难度就不高了。”

 郑法也满意地望着那些弟子,眼中有些骄傲。

 这群弟子,大部分都经过了《金丹工程》的历练,对这一套流水线炼丹也算熟悉。

 外丹本就和炼丹法有些关系。

 甚至就像赵惊帆说的,从难度来说,外丹其实比这种金丹期的灵丹更难炼。

 因此,单在学习法诀这件事上,这二号灵丹实验组的筑基弟子,其实没遇上什么特别难解决的困难。

 他们的困难,和熊长老他们是一样的——药效不够,丹毒太多。

 “轩华将新式丹炉送来了么?”

 “来了!”

 一个弟子急忙答道。

 接着一个崭新的炼丹炉,就被搬到了丹房中。

 这丹炉形状看上去和之前的没啥大区别,只是表面多了许多新的符文。

 最显眼的,是丹炉腹部,是一种透明的琉璃,能看到丹炉里面的情况。

 “这是干嘛用的?”

 “观察,咱们的数据还是不足,不够精细。”郑法一面介绍,一面朝着这些弟子点头,示意他们开始。

 赵惊帆立在一旁,看着这些弟子熟练地打着法诀,灵火燃起,通过那琉璃中可以看到,五行兰等药材一一落入丹炉腹部,慢慢地燃烧或融化。

 接着,他就注意到了一些那琉璃上,竟有了些他看不懂的数字和曲线。

 “这是……”

 郑法也没有瞒着他的意思,而是笑道:

 “我对炼丹了解太少,只能将炼丹的过程简化,简化到了最后,我以为炼丹无过原料和环境。”

 “至于秘法,只是改变环境的方法。”

 “所以这上面的是什么?”赵惊帆听着也觉得有些道理,起码在他这筑基期丹师,看不出太多破绽,又好奇地问道。

 “原料,我们已经知道了。甚至如何配比,怎么反应,熊长老也帮我们完善了个大概。”

 “至少,从轩华的验证来说,这条路是可行的。”

 赵惊帆听着,心中明白了郑法的意思:“所以现在只需要考虑环境?”

 “不是只需要,是我们如今只能在环境上做文章。”郑法说的也挺谦虚,他指着那琉璃,解释道,“这上面,我们集合了几种环境数据。”

 “温度,丹炉中的压力。”

 这是他在化学课上学来的。

 “还有灵气扫描仪。”

 这是为了把控丹炉中灵气浓度,毕竟玄微界丹道和现代化学最大的区别,其实还是在于灵气有无。

 灵气浓度,可能是玄微界炼丹时最重要的环境变量。

 “最后就是显微法阵。”

 “配合洞虚灵眼,既可以观察里面的灵气种类,又能弄清楚不同环境下,丹炉中的反应情况。”

 郑法说得浅显,赵惊帆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他皱着眉头,质疑道:

 “这能行么?”

 郑法微微摇头,看着丹炉中的渐渐成型的丹药:

 “这只是关于丹道的一种假设。”

 “假设对不对……我也不知道。”

 赵惊帆听懂了,论炼丹,九山宗拍马也比不上青木宗。

 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找个新的框架,但郑法也没必成的信心,似乎有点撞大运的意思。

 所以才需要青木宗沿着旧的方向走。

 很快,他就发现了……郑法未免有点太过谦虚!

 九山宗这些弟子,绝对不是靠运气!

 “掌门!”

 郑法看着炉火中的几枚灵丹,吩咐道:“送去给轩华夫人和蛟无忌验证,进行下一组。”

 “是!”

 看着弟子远去,赵惊帆好奇地看向实验记录。

 “……这是,在重复大长老的一次炼丹?”

 “熊长老练了差不多百次,其中有两次尤其值得注意。”

 郑法递给他一本厚厚的实验记录,解释道:

 “第三十七次,成丹的药性最强。”

 “第八十二次,这次成丹,虽然药性不强,但丹毒也最弱。”

 “我们的实验,就是从这两次出发。”

 赵惊帆翻着记录,嘴越张越大,语气匪夷所思:

 “你们连大长老打哈欠都记下来了?”

 “那次失败原因能是我揉眼睛么?”

 “你们怎么啥都记!”

 郑法笑了下,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记得多了去了,赵惊帆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他们不仅有文字记录,还有用留影符留下的影像记录。

 每一次炼丹,熊长老用了什么法诀,法诀持续了多少时间,甚至用了多强的灵力,他们都清清楚楚。

 熊长老已经被逐帧分析,根本谈不上隐私。

 也不知道,熊长老知不知道自己释放灵火的时候,最喜欢咬大拇指……

 两次实验结束,郑法拿着轩华夫人发回的检测报告,仔细读着,过了会才抬头道:

 “这两次成丹,和熊长老那两次一样,一种药效强,一种丹毒弱。”

 赵惊帆听着,也不意外,只是不知道这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