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道祖脑袋大又秃

第357章 九章算灵,过于保守

 郑法一马当先,走出偏殿大门。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exiaos.com

 此时正清晨,大学岛上微有薄雾,带着丝丝凉意,拍打着他的脸颊。

 全体九山弟子排成一列列,肃立殿外。

 他们在晨雾中的面容大多年轻昂扬,满溢着朝气。

 身后脚步声渐近,章师姐带着诸位元婴长老,跟了出来。

 九山算阵前面,搭起了个半丈高台,台子后方,有条黑色木质楼梯,正对着郑法他们。

 郑法带着章师姐几人拾级而上。

 庞师叔站在高台靠后一点的位置,与弟子们隔空对望,在人群中找到了孙道余和周乾远等亲传弟子。

 这群弟子也疑惑的望着他,显然在疑惑掌门为何召集全部弟子。

 庞师叔轻轻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他目光落在郑法的背影上,心中也是好奇:

 九山改制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可如何改,怎么改,他却说不大明白。

 他们之中,可能只章师侄知道的多些。

 郑师侄心目中的九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郑法环视一圈,将众人脸上的不解,疑惑和紧张收入眼帘,余光中,章师姐正站在他身后两步,朝自己笑着。

 “各位弟子。”他的声音在一片静默中,显得更清晰了些,“今日我招大家来,其实只有一件事。”

 孙道余等弟子,耳朵都竖了起来,大概是好奇郑法为何要搞出这么大阵仗。

 “我想与大家谈谈,九山界的现在,和我期待的未来。”

 众弟子脸上全是懵逼,这句话没啥难懂的,但他们全都像是没听懂的样子,有种闻所未闻的惊讶表情。

 连庞师叔都脸色愕然,身旁的宋掌门和熊长老,更是诧异地瞪着郑法。

 因为此事在玄微界,确实从未有过。

 大部分宗门,所有事务都是掌门或长老一言而决。

 郑法并未停顿,似乎不知道他们的惊讶:

 “《第一个五十年计划》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年头,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

 “九山界凡间,衣物制造从无到有,粮食产量更是翻了二十一倍,如今他们不仅能做到岁岁有新衣,缸中有余粮,还能靠着向百仙盟出口,赡养长辈,教育孩童。”

 “整个凡间的人口,五年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三。”

 “这是九山凡间的改变,而在天宫九岛,我们去年一年制造出了九十八艘各类神霄飞舟,建立了基础丹药生产链,丹药进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九十五降低到了百分之四十。天工阁制作的法器,畅销整个百仙盟。”

 “如今,我们九山宗有弟子三千五百七十二人,比五年前多了一千八百三十七人。”

 “筑基之上的弟子有一千两百四十五人,金丹弟子更超过两百六十人。”

 “虽然还没有新的元婴修士,但我想这一天并不遥远。”

 听完郑法这话。

 庞师叔猛地转头,满是震惊地看向这些弟子,脑海里就一个念头:原来我九山宗这么强了?

 比他更震惊的,是宋掌门和熊长老。

 他们相互对视,心中的震撼,有如惊涛骇浪。

 旁的他们还没多大感觉,可九山宗这些弟子,质量太高了!

 三千名弟子中,竟然有三分之一筑基之上。

 要知道,一般的门派这个比例,甚至不到十分之一。

 金丹修士的数量更是恐怖!

 他们虽然没搞过什么百仙普查,但金丹修士在以前的百仙盟,也绝对算个人物了,他们大多都有些印象。

 粗略估算,以前的百仙盟,似乎都只有两百多名金丹修士!

 如今九山宗一家,就有了两百多名金丹修士。

 要知道,九山宗拢共才三千弟子,比起百仙盟数万修士的体量,这结丹率,实在骇人听闻。

 不说百仙盟其他门派了,之前的九山宗是什么样子,他们也有些印象,十年前,整个九山宗的金丹修士,都不超过二十人!

 如今不过五年时间,居然翻了十来倍?

 就算从郑法当上九山宗掌门开始算,也不过十年出头。

 十年之间,九山宗在郑法手中,堪称改天换地!

 “我们九山宗,更富了,更强了。”

 郑法话音刚落,就看到许多弟子脸上,涌现了些敬仰甚至狂热。

 不少弟子还窸窸窣窣,神色激动,嗡嗡议论着。

 甚至有人在高呼,掌门英明之类的马屁。

 “这其中,许多进步,要归功于你们。所以,我要将这些成就,告知于你们。”

 嗡嗡声登时停歇,台下鸦雀无声。

 孙道余愣愣地看着掌门,心中有诧异,但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欢喜。

 郑法这话,大半出自真心——

 他也好,章师姐也好,甚至熊长老,轩华夫人等等,

其实更像是研究人员。

 但真正要将研究出来的各种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让其变成各种资源,还得靠这些弟子。

 “凡间的纺织厂,是你们去指导建设的,多出的数万顷良田,也有你们的足迹。”

 “丹药凝聚着丹师行会的心血,天工阁的弟子,制造出了数千件法器。”

 “我宗的丹药法器,能够畅销百仙盟,得益于船队弟子舍生忘死的运输。”

 “当然,若没有普查小队传来的各种情报,我们也无法对症下药,顺利打入各个坊市。”

 “许多人,不过是我一句话,就日夜埋头苦干,甚至数年不能回宗,更有甚者,还要面对各种暗算偷袭,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九山宗,添砖加瓦。”

 说到这里,郑法稍稍顿了顿,语气又多了三分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