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北地郡风波(第2页)


 “祖父,其实这个事情还算是小事,有一件事孙儿要跟你详细汇报。”,杜二郎放下了武器,正襟危坐地做起了汇报,这也让杜伯有些疑惑了起来。


 “什么事情这么正经?”


 杜二郎说道:“上月,孙儿替县尉府送刍藁去泥阳仓,夜过白狼岭,亲眼见一队轻骑护送数十辆高车,车上苫布隆起,像塞满粮包;而领头的,却是郡中大姓梁氏的私兵。孙儿却不知其中的意思。”


 杜伯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今年收成本就一般,居然有粮不入官仓,反走羌道,这其中恐怕大有古怪啊。”


 杜二郎犹豫了一下:“祖父,孙儿担心,这会不会是梁家那边准备趁这机会,囤积居奇?来年若是有大灾的话,一旦这些人抬高粮价,买我们的田地,乡亲们如何自处?这几年好不容易开荒开出来的良田就这样拱手让人吗?”


 “这……”,杜伯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孙儿说的很对,然而眼下的情况,他又能做些什么呢?想到这里,他开始有些手足无措了起来。


 “祖父不必担忧,这毕竟只是孙儿的猜测,现在大汉朝严打兼并,若是他们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是自讨苦吃,孙儿愿意去探查一二,确定情况再说,您看如何?”


 “好,但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让梁家察觉!”


 梁家坞壁,家主梁鸾护送着一只粮队走了进去,因为他们家手握一部分与羌胡往来互市之权,数十年年间,泾渭以北,凡可耕之田,曾经十之六七归梁氏名下,后来因为三次度田,梁家被迫低价出手了大量田土。


 是夜,临泾堡三层望楼灯火如昼。梁鸾踞胡床,手捻铁如意,听自家的管家汇报汇报。


 “去冬今春,郡中无雪,已可断定明岁蝗旱。属下已暗使羌中贾胡,以茶盐易谷,共得三万斛,分贮临泾、富平二堡。另以‘助军’为名,向冯翊、京兆诸县购陈粟二万斛,旬日可至。”


 梁鸾微微颔首,火光在他深凹的眼窝里跳动,露出了些许阴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