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林如海:欺人太甚!(第2页)

林如海愕然道:“为何不要有借有还,这是天理,岂有借了不还的道理”

“御史大人说哪里话,这不是借是我们自愿献上粮食。”

林如海拍案道:“凭什么自愿献粮,你们必须要回来。盐业虽然富饶,可你们也不是没家要养,刚还说了难处,为何如此大手笔给他五十万石粮食”

盐商们大为感动,哭诉道:“御史大人能体谅我等的不易,我等便心满意足了。这粮定是自愿捐出,无需安京侯归还。”

“只是待安京侯来扬州时,让我们有机会招待他一番就好。”

“还要招待他”

林如海心里更是不平了,心烦的摆摆手道:“算了,你们先走吧。粮食之事要紧,灾民还等着呢。”

“是。”

盐商们各自退场,毕恭毕敬的与林如海行着礼。

人走得干净,林如海又拍案而起,大怒道:“凭什么好事都让他占了这群卑贱商贾,怎得听了安京侯一个名头,就无需归还了”

韩大看着被怒火冲昏头脑的自己老爷,也只是摇头不语。

……

晨雾初散,苏州城北的运河码头,早已是人头攒动、旌旗飘飘。

暖色的日光透过云层缝隙,洒落在粼粼波光的河面之上,仿佛铺就了一层苏锦。

一艘官船由众多小船护航,乘风破浪,缓缓驶进码头。其船上打着的旗帜上,大书金色的“岳”字,昭示着来人的身份。

万千百姓翘首以盼,大昌柱石之臣,岳凌到了。

甲板上的随行士卒身姿愈发挺拔,手中的兵戈,身上的甲胄,在白光的照耀下更为耀眼。随着船身渐近,岸边气氛愈发高涨,人群攒动之中,非但有身着官服、神色恭谨的各级官员,也有身着布衣草履、满脸质朴的苏州百姓。

在众人之前是如今治理苏州的参知政事钱仕渊,身着绯红官袍,头戴乌纱,胸前绣的是神雀,是为正三品官衔。

其身后府丞、通判、推官等一众苏州府的僚属,亦是无不到场。个个正容肃立,手中捧着各类簿册、礼单,预备呈递,彰显着对安京侯到来的敬意。

在官员队列之后,还有来参加“沧浪雅集”的文人墨客,各家名流,也都在此地等候迎接。

今年的雅集正好赶上安京侯南下,便让雅集更添了颜色。

这个享誉大昌的人物,在沧州沉淀了四年,便能将沧州治理的焕然一新,今日众人也期盼着一睹安京侯的真容。

最外围的百姓们,也是人数最多的人。不少人是刚从水患的影响中脱身而出,也期盼着安京侯的到来,能给苏州几桩悬而未决的大案,定下帷幕,还百姓们一个公道。

“来了,来了!”人群中高喊一声。

霎时间,原本的低语嘈杂化作一片屏息凝神。官船稳稳停靠在码头,踏板放下,却只见几顶轿子排排而出。

一手持兵戈的人上前,与当先的人喊话道:“安京侯一路疾行南下,未有停留,因水土不服而染病,不便在人群聚集之处见人。哪一位是孙知府”

钱仕渊上前两步拱手道:“在下参知政事钱仕渊,暂领苏州之职。孙知府畏罪潜逃,如今还在缉捕,其中颇有缘由,还需当面与安京侯澄清。”

士兵也不多询问,只是道:“既然如此,还请钱大人早些安排安京侯下榻之处,待病情好转,再与诸位会见。”

钱仕渊内心略有疑惑,但还是侧开身子,与后面的人唤道:“侯爷身体不适,打理出通路来,往驿站先去送安京侯。”

再回过头来,钱仕渊又问道:“不知侯爷的身子能否参加今日的集会”

“可以。”

得到正面的回复,一应人等皆松了口气。轿子缓缓落地,由跟随而来的三千京营精锐,护送左右,一路由官道去往城中。

沿路百姓皆是跪地,高呼冤情。

适时轿帘掀起,露出一方侧颜来,与众人挥手安抚着。其中面色如玉,容貌俊美,幸得见者都不禁夸赞起安京侯的相貌来。

“我还以为安京侯疆场是个黝黑的武将呢,容貌竟如此俊美”

“什么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就是前面打头的轿子,方才掀了轿帘了。”

“真是出人意料,今年的雅集有得看了,都说侯爷文武双全,未必不会留下墨宝,塑成我大昌的佳话呀。”

此时此刻,在轿内的姑娘们,则是紧张的不行。

一个个都是久在闺阁的姑娘,这般大场面之下,心里如何能安稳。

“姑娘,你快把轿帘放下来吧,这外面人也忒多了。”

莺儿偷偷的向外打量着,只见外面乌泱泱的全是人,眼望去就如同潮水一样连成一片。

若不是有官兵在沿路阻拦,似是要将轿子都掀翻了。

薛宝钗心底也是紧张的厉害,开口还是道:“都没出去见面,至少也得与百姓有所示意,不然坊间就要传侯爷居功自傲的流言了。”

“我们为侯爷做事,总不能让侯爷因为我们背上些污名吧”

同一顶轿子内,是秦可卿在陪着,时不时给薛宝钗补些妆容。

如今对于岳凌的仿妆,秦可卿是颇为得心应手了,便是见过岳凌的人,一时半刻,怕是也反应不出来。

只是薛宝钗的身体太易热了,总是不断的出着汗,妆容打湿了,便得一直补。

“宝妹妹,你身上这么大的香气,到时候该如何遮掩呀就你身上出汗出得这般厉害,怕是不一会儿,满堂都是你身上的味道。”

薛宝钗无奈道:“这男子的衣服太厚了,再着甲,那就更热了,怎能怪我。再说我身上的味道,也没至于有那么大,到时候堂上肯定有些婢女舞女,再不济还有林妹妹陪着我呢,总没那么容易暴露。”

秦可卿一听,也以为很有道理,默默点点头,继续为薛宝钗补着妆容。

再后面的轿子内,便是林黛玉和紫鹃,雪雁三人。

三人也是掀起了轿帘的缝隙,往外探视着。

紫鹃道:“这人数之众,恐怕能与当时在沧州码头送老爷时相比,老爷的威望完全不减呀。”

雪雁与她一同看着,“真的诶,岳将军还是太厉害啦。”

林黛玉也往远方眺望着,见得灾民颇多,喊冤者无数,情绪都不禁由此低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