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72章 到山西参加八路军去(第2页)

 陈瑞峰和韩凌霜,这两位国立中央大学机械专业的大四学生,日军占领南京后西迁至陪都,一天,报纸上一则晋北大捷的消息如同黑夜中的火炬,瞬间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热血。 “

 瑞峰,你看这晋北大捷,八路军太厉害了!咱们不能再在这教室里干坐着,我们参加八路军打小鬼子去!”韩凌霜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陈瑞峰握紧拳头,应声道:“没错!凌霜,咱们去山西,参加八路军,打鬼子!”

 他们的决定很快在同学中引起了轰动。有的同学表示支持,认为这是热血青年应有的担当;但也有不少同学表示担忧,毕竟前线战火纷飞,危险重重。

 “你们疯了吗?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位同学劝说道。

 陈瑞峰目光炯炯,大声回应:“国难当头,我们怎能坐视不管?哪怕前方是枪林弹雨,我们也无所畏惧!”

 韩凌霜接着说:“我们有知识,有力量,在前线一定能发挥作用!”

 然而,当他们的老师得知这个决定后,语重心长地劝说道:“学生们,用知识武装自己才是你们应该做的。现在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士,更需要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来建设未来。你们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瑞峰急切地说道:“老师,我们明白您的苦心。但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每一刻都有人在受苦受难。我们等不及了,我们要立刻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

 韩凌霜也激动地说:“老师,我们的知识在战场上同样能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帮助八路军制造武器 修理武器!”

 老师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改变他们的决心,只能长叹一声:“孩子们,一路小心,一定要活着回来!”

 就这样,陈瑞峰和韩凌霜踏上了前往山西的艰难征程。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无数的困难。交通瘫痪,他们只能靠着双腿前行。道路崎岖,常常要翻山越岭。干粮吃完了,就挖野菜充饥;口渴了,就喝山间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