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204章 救援(第2页)
地图上,标注着军列车队被空袭的位置以及繁峙等六县的位置。军官们围在地图前,各抒己见。
“我们可以从周边相对安全的地区,比如太原和阳泉抽调一部分兵力和医护人员,组成救援部队,尽快前往军列车队所在之处。”冈部直三郎提议道。
“但是这样一来,太原和阳泉的防御力量就会减弱,万一八路军趁机进攻怎么办?更何况在忻口附近已经发现了大批八路军的踪迹”另一名军官担忧地说道。
“我们可以请求空中支援,派遣战机对八路军进行侦察和打击,为救援部队出动提供便利。”又有一名军官提出建议。
筱冢义男听着部下们的讨论,心中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最终,他决定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从太原和阳泉抽调部分兵力,组成救援部队,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侦察,密切关注八路军的动向。
并且放弃繁峙、五台、代县、原平、定襄、崞县,将守军全部撤往忻口加强防守,毕竟太原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按照这六个县的守军数量是肯定守不住的,那还不如就此撤回来,等增援部队到达以后再做打算;另一方面,请求空中支援,对可能出现的八路军进行打击。
忻口地处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北,地形险要,东、西、北三面环山,云中山、五台山等山脉连绵起伏,构成天然屏障。中南部为河谷平川,有云中河等河流流经。这里山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和深谷沟壑,山上植被稀疏,道路崎岖难行。河谷平川地势虽较为平坦,但也有起伏丘陵和小块高地,且河流两岸河滩地土质松软。
忻口作为太原的北大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险要地形使得其易守难攻,是保卫太原的关键防线。在抗日战争时期,忻口战役在此爆发,华国军队凭借忻口的地形优势,顽强阻击日军进攻。
随着命令的下达,日军第一军司令部迅速行动起来。救援部队紧急集合,准备出发。同时,侦察机也升空而起,对周边地区进行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