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251章 自行火炮(第2页)

 会议结束后的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内,第五集团军的三巨头——司令员、政委和参谋长,带着后勤主任秦怀义,哦,如今已晋升为后勤部长的秦怀义,以及被戏称为“运输大队长”的林毅,围坐在一起,准备统计扩军所急需的武器装备和车辆。 

 林毅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微微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说道:“各位领导,你们这可真是大手笔啊!又是装甲师,又是机械化步兵师,还有重炮师。你们可知道这得需要多少车辆、坦克和火炮吗? 

 且不说如此庞大数量的车辆和武器装备,单就炮兵和装甲兵的人才而言,我们目前也是远远不够的啊!” 

 林毅的这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让原本满怀憧憬的众人陷入了沉思。陈司令等人着实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林毅这一连串噼里啪啦的话语给震住了。 

 是啊,人才短缺一直以来都是八路军面临的严峻问题。在这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专业的炮兵和装甲兵人才犹如凤毛麟角,稀缺至极。 

 要组建如此规模宏大的部队,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来操作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那无疑是纸上谈兵。扩军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林毅陷入了沉思,经过一番考量后,他认为坦克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俄罗斯的 t54\/55 以及国内的 59 式坦克,退役封存的数量累计起来最起码超过了一万辆之多。 

 在火炮方面,122 毫米和 152 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数量也极为可观。然而,对于装甲师和重炮师来说,继续装备这种拖拽式火炮显然不太适宜,毕竟其机动性实在太差,必须配备自行火炮才行。 

 可一想到自行火炮那高昂的价格,林毅就感到阵阵肝疼。而且,八路军组建的第一个重炮师不可能仅仅使用 122 毫米和 152 毫米口径的火炮,还得增添一些大口径火炮,例如 203 毫米的。 

 同时,也得再增加一些火箭炮。但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八路军目前还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