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欧洲要变天了(四)(第2页)
谈判桌上,法国代表面色凝重,德军代表则盛气凌人。德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法国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被德军占领,法国军队需解除武装,仅保留少量维持治安的部队;法国还需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且要为德军提供各类物资。法国代表虽试图争取更有利的条款,但在德军的强硬态度下,无力回天。
6 月 22 日,停战条约正式签订。这一纸条约如同沉重的枷锁,锁住了法国的咽喉。法国被一分为二,北部沦为德军占领区,南部则是由贝当政府统治的所谓 “自由区”,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在德军阴影下苟延残喘。法国的工业、农业被德军肆意掠夺,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从德军占领巴黎到签订停战条约,法国在短短六周内就经历了从独立自主国家沦为纳粹附庸的悲惨历程。
而英国在敦刻尔克行动之后,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怆与坚毅交织的氛围之中。虽成功撤回了近陆军十万将士,但那损失的二十余万兵力,如同巨大的创口,让整个英伦三岛都隐隐作痛。
还有英国皇家海军的损失,这个时候英国皇家海军仅拥有三级共计 12 艘战列舰以及 3 艘战列巡洋舰。
其中,战列舰涵盖了一战期间建造、当时最为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1922 年动工兴建的纳尔逊级战列舰,还有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共有五艘,分别为 “伊丽莎白女王” 号、久负盛名的 “厌战” 号、“巴勒姆” 号、“勇士” 号以及 “马来亚” 号;
纳尔逊级战列舰两艘,即 “纳尔逊” 号与 “罗德尼” 号;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同样有五艘,依次是 “乔治五世” 号、声名赫赫的 “威尔士亲王” 号、“约克公爵” 号、“豪” 号以及 “安森” 号。
在这场被德国人称作英吉利海峡海战的激烈交锋中,英国皇家海军沉没的 “纳尔逊” 号战列舰与 “伊丽莎白女王” 号,论先进程度,并不是处于顶尖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