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553章 苏军援军的覆灭(一)(第2页)

这四个装甲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装甲部队中的精锐。然而,宋大彪并没有将第十一军军部直属的装甲团一同编入突击部队。在他心中,这支部队另有大用。

别的装甲团基本遵循三三编制,一个团下设三个营,一个营又辖三个连,这种编制在当时较为常见。可十一军直属装甲团却与众不同,采用了四四编制。

这意味着十一军直属装甲团下辖四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再细分四个装甲连,兵力规模远超普通装甲团。仅仅从兵力和装备数量上看,就已经占据明显优势,为其强大的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其他火力配备方面,团部直属的炮兵营更是令人瞩目。普通部队的炮兵营装备的多是常规火炮,数量一般在18门左右。

而十一军直属装甲团的炮兵营,清一色配备2s3152毫米自行火炮,且数量多达36辆。这种来自后世七十年代的自行火炮威力巨大,射程远,能在远距离对敌军阵地进行精准打击。其发射的炮弹可轻松穿透敌军坚固工事,为装甲团的推进扫除障碍。相比之下,普通装甲团的火力在它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不仅如此,该装甲团的高射火力同样强大到令人咋舌。采用搭载双57毫米高射炮的自行高射炮,能有效应对敌军空中威胁。无论是低空突袭的敌机,还是高空盘旋的侦察机,都难以逃脱其精准打击。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这种强大的防空火力为装甲团提供了可靠的空中保护伞,使其在作战时无需过多担忧来自空中的袭击。

总体而言,第十一军的军直属装甲团装备精良程度相当于两个以上的普通装甲团。说到火力,八路军向来对强大火力有着执着的追求,每一个八路军军官都深受“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影响。这种对火力的渴望,源于长期被敌方重火力打击的经历。

在pLA部队中,加强编制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在打猴子的某次战役中,一支步兵师被赋予了关键的攻坚任务。为确保战斗胜利,该师进行了加强编制。原本师属炮兵团仅有少量轻型火炮,此次直接补充了两个重型榴弹炮团,装备66式152毫米榴弹炮170多门。而兵力也直接从1万出头加强到了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