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591章 新的边境(六)(第2页)

 

事实上,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份《中苏友好合作与领土调整条约》背后,还隐匿着一份密约。密约之中,详尽罗列着有关武器与粮食的关键条款。

 

约瑟夫之所以咬着牙同意签署这份条约,其实苏联当时的艰难处境实是主要原因。因为德军长驱直入,一举侵占了苏联西部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

 

而这一区域,恰是苏联的精华所在,其中便囊括了素有“欧洲粮仓”美誉的乌克兰等重要粮食产区。乌克兰的沦陷,致使苏联粮食产量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不仅如此,在苏联的其他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踊跃投身军队,或加入军工生产的行列,致使农村人口锐减,农业生产的根基被动摇,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再者,苏联在战前储备的600万吨粮食,或因落入敌手而付诸东流,或在焦土抗战的烽火中化为乌有。

据苏联政府部门预估,受此种种影响,194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将急剧下降,甚至可能达到腰斩的地步,届时,整个苏联极有可能陷入严重的饥荒危机。

 

正因如此,自战争爆发伊始,苏联便迅速建立起全国范围的粮食配给制度,以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生存挑战。

 

与此同时,八路军以人道主义援助卖给日本大量的粮食,还有在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凭借其卓越性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令苏联军队垂涎不已。这些武器在实战中充分展现出强大的威力,让苏联方面深刻认识到其价值,这两者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苏联在领土问题的谈判中做出了让步。

 

大同,第五集团军司令部。 时光悄然流逝,距上次离开,已时隔一个多月,林毅再度踏入八路军的这片营区。他延续着一贯的行事风格,在穆卡拉,连人带车瞬间穿越,稳稳出现在第五集团军司令部不远处的静谧树林之中。随后,他从容开车一路朝着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径直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