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596章 核武器(二)(第2页)

 

有了想法后,菲利普斯立马拉上几个对物理同样狂热的同学,一头扎进了学校图书馆。他们如饥似渴地寻找一切与核武器制造相关的资料,碰上难题,便小心翼翼地向戴森老师请教。

 

戴森虽对他们的想法感到惊讶,却也只提供那些已公开的资料,涉及保密的问题一概不答。

 

为了获取更多关键信息,菲利普斯不惜花了25美元,买下华盛顿已撤销保密的“海斯阿拉莫斯工程”记录。

 

他和伙伴们日夜研读,废寝忘食地消化着这些资料。很快,在资料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摸透了原子弹的大致制造工艺,可最后仍有一个棘手难题摆在眼前——他们设计的原子弹使用钚 - 239重核原子,威力与广岛、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相当,但该选用何种炸药以及如何排列炸药却毫无头绪。

 

这时,其中一名学生灵机一动,打电话给杜邦公司化学炸药部经理格拉夫斯。他们以学术研究的名义诚恳询问,没想到格拉夫斯竟真的把方法告诉了他们。

 

短短3个月,这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凭借着教材上的知识以及公开资料,完成了一份详尽的原子弹设计方案。

 

当他们自豪地将这份方案交给老师时,老师当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即将此事上报给了校长。

校长看完后,更是吓得脸色惨白,立刻联系了美国核武器专家奇尔顿。 奇尔顿仔细评估了这份设计方案,得出的结论令人难以置信——按照这份方案,完全能够制造出可以引爆的核武器。

 

美国政府得知此事后,迅速采取行动,fBi探员突击调查了这些学生的宿舍,收缴了所有相关研究资料,还将方案中的关键部分——触发核爆炸所需的高爆炸药组件方法列为机密,予以扣留。

 

美国媒体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这些学生身上,称菲利普斯为“原子弹小子”,甚至还有外国高官试图联系他们,出高价购买设计图。

 

不过,在fBi的叮嘱下,学生们拒绝了这些请求。毕竟,他们虽只是凭借知识完成了一次大胆尝试,却也意外揭示了核武器制造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获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