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索要文物(一)(第2页)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声明这张地图是从网上找的
相较后世调兵去藏南需要翻越 5000 米海拔的念青唐古拉山脉,这条路线不仅避开了高原反应与后勤困境,更能在 72 小时内完成重兵集结。
江心坡的战略意义同样不可小觑。这片 2.7 万平方公里的山地,呈扇形楔入缅北与滇西之间,东侧高黎贡山与西侧野人山形成天然夹道。在军事测绘图上,从大理经腾冲、密支那至藏南的直线距离,因江心坡的收复而变得豁然开朗。
如果在高黎贡山修筑永备工事,不仅能构建起西南防线的钢铁脊梁,更能将滇藏军事通道的通行效率提升数倍。设想未来某日,当阿三再度在边境蠢蠢欲动,部署在江心坡的远程火箭炮群,可直接覆盖藏南争议地带,装甲部队从胡冈谷地呼啸而出,形成南北钳形攻势,让任何挑衅都将在钢铁洪流中化为齑粉。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两块战略要地的收复,彻底改写了华国西南边陲的防御格局。以往需跨越整个青藏高原的军事调动,如今可通过滇西走廊快速实现,不仅大幅降低后勤压力,更能在战略上对南亚次大陆形成居高临下的威慑态势。
伍豪在谈判桌上敏锐捕捉到英方军工产能不足、美方远水难解近渴的困境,现在英印军和英缅军的武器装备很缺乏,于是果断将计划组建装甲师和航空兵的武器装备价格提升三倍。
这一举措瞬间引发英美代表的强烈反应,会议室里抗议声此起彼伏,蒙巴顿涨红着脸,指责价格离谱;詹森也连连摇头,声称难以接受。
伍豪却神色自若,不慌不忙地详细介绍起八路军虎式坦克的强大性能,从其坚不可摧的装甲防护,到威力惊人的火炮系统,再到卓越的机动性能,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
同时,他还着重阐述了水陆两用坦克的先进之处,这种坦克能够在复杂地形自由穿梭,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沼泽湿地,都如履平地,大大增强了部队的作战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伍豪专业而有力的解说下,英美两国的代表虽满脸不情愿,但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一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