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702章 低价倾销疟疾药物(第2页)

其实林毅之前确实已经低价卖给远征军和美国人一批氯喹,比走私奎宁便宜多了。他打算卖给日本第四师团的氯喹价格更低。

 

其实林毅给第四师团氯喹的价格比日本人自己生产奎宁还便宜,而且氯喹的药效还更好。别以为林毅在做慈善,他是想低价倾销氯喹。

 

现在美国人因为奎宁缺货,已经开始研究氯喹了,而且林毅也知道那个世界上美国人确确实实很快就研发出了氯喹。林毅就是要用低价氯喹,断了美国人的研究,也断了日本人的奎宁财路。

 

林毅心里很清楚,历史上美国人很快就能研发氯喹成功。他这波低价倾销,就是要卡死美国的研发动力——现成的药又便宜又好用,何必再砸钱搞研究?同时也把日本人的奎宁生意彻底搅黄。

而对于林毅来说哪怕售价压到地板价,垄断市场的买卖照样暴利。林毅从国内药厂拿货,20元就能搞到一大瓶氯喹。为了降低成本,他直接省掉药片的糖衣和铝箔包装,100粒散装塞进大玻璃瓶子。

 

转手卖给日本人,最低3美元一瓶,换算下来能换2.6克黄金,折成现代币值超1500元。就算分一半利润给八路军当手续费,剩下的钱照样赚得飞起。

 

林毅这招,看似新奇,实际上和现代某些企业的商业手段如出一辙。就拿科技领域来说,当国内企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5g通信技术时,国外一些巨头企业便企图通过低价倾销4g设备来扰乱市场节奏。

 

他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抛售,让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如果企业选择放弃自主研发,转而购买这些廉价设备,一旦形成依赖,那些国外企业便会立即提高价格,坐收暴利。

 

同样的道理,在能源领域,某些国家的能源企业在得知新兴国家准备大力开发新能源技术时,便会降低传统能源价格,企图遏制新能源研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