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710章 苏联人缺武器装备了(第2页)

 

尽管苏军官兵进行了顽强抵抗,多次组织突围尝试 —— 尤其是第 5 集团军在北部的突围行动一度给德军造成压力,但均因缺乏统一指挥和空中支援而失败。

 

德军随即展开围歼作战。第 2 集团军和第 6 集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合围圈内推进,以步兵师巩固包围圈,以装甲部队实施分割歼灭。

 

至 9 月 20 日,基辅市区被德军第 6 集团军攻占,苏军残部退守城内街巷继续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于 9 月 26 日被完全肃清。整个战役期间,苏军约 65 万人被俘,其中包括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赫鲁晓夫(侥幸突围)等高级将领,另有约 10 万人战死或失踪,仅约 2 万人在布琼尼的命令下向东南方向突围成功。

 

德军则付出了约 10 万人的伤亡代价,但缴获了苏军遗弃的 3718 门火炮、884 辆坦克以及大量军用物资。

基辅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包围战纪录,成为德军 “闪电战” 战术的巅峰之作。

 

对德军而言,此战不仅歼灭了苏军大量有生力量,夺取了乌克兰的粮仓,还为后续进攻顿巴斯工业区扫清了障碍。然而,这场胜利也带来了严重的战略后果:由于将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主力调往南方,德军对莫斯科的 “台风行动” 被迫推迟近一个月,错过了东欧最佳的作战季节。

 

当德军最终在 10 月进攻莫斯科时,秋雨泥泞和早到的寒冬极大地削弱了德军的机动能力与后勤补给,为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对苏联而言,基辅的惨败是战争初期最沉重的打击之一,西南方面军的覆灭使苏联在西南方向的防线出现巨大缺口,德军得以长驱直入乌克兰腹地。

 

但另一方面,苏军在基辅的坚守客观上为莫斯科方向的防御争取了宝贵时间 —— 从 7 月到 9 月,苏联利用这段时间紧急动员后备力量,在莫斯科周边构筑了三道防线,并从远东调回部分精锐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