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742章 北海游(十二)

同时,解放前的经济结构和消费观念,也使得这两种药材难以形成高价。当时,人们的生活重心更多放在温饱等基本生存需求上,对养生保健的追求远不及现代。

 

即便知晓桦树茸和麝香的药用价值,受限于经济条件,也不会大量购买和囤积。市场需求有限,商家即便掌握资源,也无法大幅抬高价格。

 

而且,当时的商业竞争环境相对自由,药材交易市场存在众多参与者,若某家定价过高,消费者便会转向其他商家,这种竞争也抑制了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到了现代,因为桦树茸无法人工养殖,市场供应全依赖野生资源,使得价格居高不下,尤其是顶级桦树茸更是千金难求。

 

桦树茸生长于寒温带地区的白桦树树干上,需历经 10 至 15 年的缓慢生长,才能形成具备药用价值的子实体。它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不仅要求宿主白桦树树龄在 50 年以上,还需特定的低温、高湿环境,且生长过程中易受病虫害侵袭,难以形成完整的菌体。这些严苛条件使得人工模拟其生长环境几乎成为不可能,目前尚未有成熟的人工培育技术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

 

物以稀为贵,野生桦树茸资源本就稀缺,而顶级桦树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顶级桦树茸通常质地坚硬、菌孔细密、有效成分含量高,需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优质的生长环境,在野生资源中占比极低。

 

至于野生麝香如今价格高昂,成为中药材中的 “奢侈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野生麝香资源的极度稀缺是价格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麝香取自麝类动物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而麝类生存对生态环境要求严苛,多栖息于海拔较高、植被丰富的山林地带。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森林砍伐、土地开垦等行为致使麝类栖息地急剧缩减,适宜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同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因缺乏科学保护意识,人类为获取麝香对麝类进行过度猎捕,导致麝类数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