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790章 搞定新钞票(四)(第2页)

 

众人围着桌子坐下,算盘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李行长掏出那张假北海币,眉头紧锁:“日军伪造的假钞越来越像,新钞要是能顶住这关,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一半。”

 

王行长忍不住说道:“依我看,新货币最好还是各根据地自己印。你看这桑皮纸,我们江淮根据地遍地都是,真要是被日军封锁了,至少印钞的纸不会断。”

 

他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水里,立刻激起了涟漪。张行长摩挲着算盘珠子,跟着点头:“王行长说得在理。晋察冀这边战事紧,有时候部队等着粮饷下锅,手里周转不开,多印几张应急也是常事。要是把印钞机都集中在一处,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李行长从怀里掏出那张被日军伪造的北海币:“咱不是信不过新的技术,实在是吃过亏。日军伪造咱的钞票时,就是瞅准了咱根据地分散,防伪标准不统一,日本人也不能大规模的仿制,毕竟咱们每个根据地的货币都不一样。就像现在的法币,日本人一旦大规模的仿制那损失可就大了。”

“放心吧,验钞机都备好了,” 二爷拍了拍他的肩膀,“等见了设备,保准你们放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大多是这个意思。说到底,还是战争年代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 谁也不知道哪天交通线会被掐断,哪个根据地会陷入重围,手里有印钞机,就像揣着块定心丸,哪怕偶尔 “多印一点”,也是为了应付燃眉之急。

 

二爷坐在主位,手指轻轻叩着桌面,一直没说话。直到众人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他才缓缓开口:“大家的顾虑,我都懂。当年长征的时候,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用的就是各根据地自己印的布币,缺纸了就用白布,缺油墨了就用锅底灰,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桌上的桑皮纸和旧钞样本:“但这次不一样。我们买到的是新技术,防伪、纸张、油墨都有讲究。真要是各印各的,难保不会出岔子 —— 你用桑皮纸,他用麻纸,日军再掺和进来伪造,老百姓分不清真假,这货币的信誉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