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795章 搞定新钞票(九)(第2页)
林毅继续说道:“新占领区的老百姓手里有法币或者伪币,按比较有利于老百姓的汇率换,他们能多换点新钞,买东西更划算,自然愿意用咱们的钱。”
抗战期间,汪精卫伪政权为了维系其傀儡统治、掠夺沦陷区的财富,悍然推出了所谓的 “中央储备银行券”,也就是中储券,并通过强行规定兑换比率的方式,将黑手伸向了老百姓手中的法币。
当时,伪政权刻意压低法币的价值,给出的兑换比例严重偏离市场实际,原本能在市场上正常流通的法币,一旦被卷入这场强制兑换,就如同被生生割去了大半价值。
比如,明明一块法币能买到的物资,换成中储券后却只能买到少得可怜的东西,无数百姓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年积攒的血汗钱在兑换中大幅缩水,有的家庭甚至因此从温饱跌入贫困,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系。
这种赤裸裸的掠夺,让沦陷区的民众看清了伪政权的丑恶嘴脸 —— 他们打着 “稳定经济” 的幌子,行的却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勾当。
那些靠着微薄收入度日的小商贩、手艺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法币,一夜之间就被这不合理的兑换比率啃噬得所剩无几;
即便是普通农户,辛苦耕种换来的法币,也在这场强制兑换中变得 “不值钱”,家里的存粮、过冬的衣物,都因为法币被低估而不得不贱卖,只为换取那看似能流通却实则不断贬值的中储券。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心中对伪政权的怨恨像野草一样疯长,表面上的顺从之下,是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刻骨仇恨,伪政权的统治根基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百姓的血泪之上,早已埋下了失去民心的祸根。
而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沦陷区的百姓曾一度以为苦日子终于到头了,盼着国民政府能带来公平与安宁。可谁曾想,等来的却是又一场掠夺。
国民政府接管沦陷区后,在处理中储券的问题上,竟延续了伪政权的恶劣手段,只不过这一次,被低估价值的换成了中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