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国内硬塞过来的订单(三)(第2页)
 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的改装清单中,加装 mk-38 型机关炮系统每艘需 800 万美元,升级通信与导航系统每艘 600 万美元,3 艘舰艇的改装总费用达 4200 万美元,接近装备本身价值。
 而后续为适配美国 “鱼叉” 反舰导弹进行的舰体结构强化、火控系统整合等深度改装,又额外花费 3600 万美元,使总投入达到装备原值的 1.7 倍。由于舰艇设计采用美国独家技术标准,菲律宾无法自主改装,每 5 年一次的中期维护还需支付 2000 万美元,形成长期资金负担。
 防空系统方面,美国向波兰免费提供 2 套 “爱国者” pAC-2 防空系统(评估价值约 3 亿美元),但要求波兰必须升级至 pAC-3 标准才能纳入北约防空体系。
 雷神公司的改装方案中,更换导弹拦截器每枚需 450 万美元,两套系统配备 48 枚拦截器就需 2.16 亿美元;升级雷达探测模块花费 1.2 亿美元,加上指挥控制系统整合费用,总改装成本达 5.4 亿美元,是原装备价值的 1.8 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协议中规定,波兰若要接入北约数据链,需额外支付 1.5 亿美元的加密模块改装费,且后续软件升级每年需缴纳 2000 万美元授权费,这些隐形支出使波兰的实际投入远超预期。
 这种 “免费装备 + 高价改装” 模式,本质上是美国通过技术垄断实现战略控制的手段。受援国往往因国防工业基础薄弱,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改装服务,既巩固了美国的军工出口市场,又通过技术绑定强化了军事同盟关系。
 而对于受援国而言,看似低成本获得装备,实则陷入长期的资金消耗循环,成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持续利润来源。
 国内也又不少这种情况,不过不是在军工方面,深圳某通信设备公司曾向中亚某国免费提供 200 台 4g 基站设备,这些设备的单台生产成本约 8000 元,总价值 160 万元。然而,当该国提出将设备升级至 5g 标准时,该公司给出的改装方案费用却高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