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832章 国内硬塞过来的订单(九)(第2页)

 不过现在政府军和那些地方部队缺重火力缺得厉害,130 毫米火箭炮虽然射程近,但架不住火力密集,对付个据点、扫个阵地啥的,够用了。

 更重要的是德国人 —— 林毅眯起眼,想起了最近从欧洲传来的消息。苏联的喀秋莎,也就是 Bm-13 火箭炮,在东线已经投入使用了,德国人现在正急着找能抗衡的家伙呢。

 国内的这些130 毫米自行火箭炮能跟着步兵推进;273 毫米火箭炮威力够猛,虽然射程比 Bm-27 差远了,但 40 公里的射程在某些战场也够用了,而且那 134 公斤的战斗部,轰起集群目标来绝对不含糊。德国人要是拿到手,肯定能在东线派上用场。

 这么一想,林毅嘴角的弧度愈发明显。他放下茶杯,看着还在为 83 式辩护的罗天行,忽然话锋一转:“老罗,也不是说这些家伙完全没用。”

 罗天行猛地抬头,眼里又燃起了光:“你这话什么意思?”

 “这样,再去我客户那边后跟他们再多沟通一下,争取给你们卖出去,只不过这个价格么得便宜” 林毅慢悠悠地说,“虽然射程近,但毕竟数量多,便宜一些还是找到合适的买家……”

 罗天行盯着林毅伸出的手看了半天,最终还是重重握了上去:“你小子…… 真是个奸商!”

 “彼此彼此。” 林毅笑得更欢了,心里却在盘算着,这些家伙稍微翻新一下,转手卖给德国人,价格至少能翻三倍五倍。至于政府军那边,照样能赚一笔。毕竟,在这年头,有火力总比没火力强,哪怕是些老掉牙的家伙,也能在战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战德军首次遭到喀秋莎火箭炮打击是在1941 年 7 月 14 日,当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的第 5 步兵师正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火车站进行休整和补给。

 此时,这个火车站已经成为德军向前线输送物资和兵力的重要枢纽,站台上堆满了弹药箱、食品罐头和燃料桶,士兵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铁轨旁抽烟、聊天,享受着短暂的平静。没有人意识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打击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