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877章 改装导弹打靶(三)

“原来是林先生,难怪罗总一直夸你眼光独到。” 李营长笑着跟林毅握手,“一会儿打靶的时候,你可得多提提意见。”

 “不敢当,我就是来看打靶的。” 林毅客气地回应,心里却对这次打靶多了几分期待 —— 能亲眼看到自己参与建议的武器装备实弹发射,这种体验,可比处理家里的糟心事畅快多了。

 李营长笑着拍了拍林毅的肩膀,转身引着两人往观测台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次打靶咱们选的目标是靶场深处的废弃碉堡群,距离发射点正好 170 公里,跟咱们改装后导弹的最大射程匹配,正好能测试极限状态下的性能。”

 观测台里已经摆好了几台显示屏,上面实时传输着发射架和靶场的画面。李营长指着其中一块显示靶场的屏幕,上面能清晰看到几座斑驳的碉堡矗立在荒地上,旁边还标注着精确坐标:“你们看,那就是目标区域,里面还模拟了一些工事结构,正好能检验弹头的毁伤效果。

 按照你的改装要求咱们得导弹只加装了惯性制导,所以咱们的导弹从发射架升空后,会沿着预设弹道飞行,中途通过惯性制导精准砸向目标。”

 林毅凑到屏幕前看了一眼,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上的碉堡:“这些碉堡的墙体厚度大概多少?能扛住常规炸药的冲击吗?”

 “墙体是早年建的,厚度有一米五,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普通炮弹顶多炸个坑。” 李营长解释道,“不过这次咱们装的是 550 公斤黑索金炸药,爆速快、威力大,按测算,至少能把中间那座主碉堡炸塌,连带周围的工事也得受波及,等会儿你们看画面就知道了。”

 罗天行在一旁补充:“本来还想加个实时航拍画面,不过考虑到 170 公里的距离,信号传输会有延迟,最后还是决定用战前标定 + 战后勘察的方式,等打靶结束后,咱们还能去现场看看实际毁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