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880章 改装导弹打靶(六)(第2页)

 

林毅靠在直升机舷窗边,听着罗天行兴奋地规划车载改装的细节,心里却悄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念头 —— 其实当初如果不是罗天行再三劝说,他根本不会接手这批红旗 - 2 改装导弹。

 

说起来,对于他来说射程 200 公里左右的武器,远程火箭炮明明是更优的选择。林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脑子里快速过着远程火箭炮的优势:就拿常用的 300 毫米远程火箭炮来说,射程能轻松覆盖 150 到 200 公里,要是用增程弹,甚至能摸到 300 公里的门槛,跟改装后的红旗 - 2 比起来毫不逊色。

 

更关键的是,火箭炮的性价比高得太多,一枚火箭弹的成本还不到改装导弹的三分之一,就算打一轮齐射,总花费也比单枚导弹便宜,对于需要批量采购的他来说,这可是实打实的成本优势。

 

而且,火箭炮的使用门槛也低。林毅要的本就不是什么高精度打击,只要能覆盖目标区域就行 —— 他拿这些武器回去给八路军,作战目标大多是给前线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对付集群目标或者工事群,简单的惯性导航配合简易弹道修正,完全能满足需求,根本用不上导弹。

 

 

反观改装导弹,虽然精度能控制在几十米内,但为了这点精度,不仅要改制导系统,还要调整弹体结构,成本蹭蹭往上涨,性价比反而不如火箭炮实在。

 

还有弹药携带量的问题。一辆火箭炮发射车能装 12 枚甚至 24 枚火箭弹,一轮齐射就能形成覆盖性打击,打完了还能快速装填,持续作战能力强;

 

可要是车载导弹,一辆车顶多装 2 到 4 枚,打完就得回基地补给,在高强度作战里,这点火力密度根本不够看。

 

他之所以最后还是接了这批改装导弹,一来是罗天行的面子抹不开 —— 两人合作多年,罗天行这次是真遇到了库存压力,这批老导弹压在仓库里占地方,又没人愿意接手,才特意找他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