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高育良的教诲(第2页)

 

祁同伟点头:“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自从接纳赵立春打破政治默契,就传出有梁一系大搞一言堂的风言风语,我也是怕有人推波助澜,借这个由头在两年后把我按在原地。”

 

高育良反问:“你怎么就确定退让有用?”

 

祁同伟一怔,刚想把思虑说出来却被高育良打断:“就算有用,外部因素解决了,内部呢?”

 

不等祁同伟说自己会想办法安抚好傅项目四人,确保内部稳定,高育良又再次开口:“你是不是想说你有把握安抚好四人?”

 

“明初时期,朱元璋从小就对长子朱标悉心培养,长期视作接班人.....在后世人眼中如果朱标不死,就不会有奉天靖难,这观点高老师也不反对,可你想没想过是为什么?”

 

“朱标和明二世皇帝朱允炆到底差哪?”

 

“这里我们做一个设想对比,如果朱标没死和朱允炆选择一样都要削藩,朱棣会怎么选?我想应该会乖乖交出兵权当一个富家翁吧。”

 

“那你觉得真是因为长兄如父不可违?天地君亲师,君可在亲之前。”

 
高育良说的这些,祁同伟都懂,明史他自己也有涉猎,甚至颇有建树,从洪武到崇祯皆如数家珍。

 

压服朱棣的从来不是兄弟情深,而是因为淮西勋贵,如果等朱标死后朱元璋把淮西勋贵都杀的干净,朱标这时又诈尸了成为二世皇帝,再削番,朱棣还是会反。

 

皇帝、兵强马壮者得之,除非没有一点希望,不然朱棣想忍,他手底下那群骄兵悍将也忍不了。

 

毕竟你是皇帝的弟弟可以当富家翁,兄弟们该怎么办?大概率逃不过身死族灭的下场,毕竟只有兄弟们都死了,你那个好哥哥才会安心让你当富家翁。

 

什么?太子仁厚不会如此,拜托啊大哥,现在都明朝了,隋唐宋元后的明啊,这种事发生的还少吗?

 

你让我们这些杀人如屠草的沙场宿将把全族身家性命都寄托在‘仁厚’二字身上?万一有奸臣呢?

 

哦!杀了我们在宣布朝中有奸臣蒙蔽圣听,处死奸臣后圣上再哭唧唧的抹抹眼泪,来个死后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