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曹操星辰剑客
第118章 遍地开花(3)(第2页)
“当然,除了坩埚炼钢以外,还有灌钢法等技艺,能够熟练操作这些技艺的匠师太少了。”
“孔明的意思,是供应这些新式制式军器甲胄的原料产能不足?”曹昂听明白诸葛亮是何意了,故而开口道。
“除此以外,是从事各项原料的匠师占比太少,还有锻造新式制式军器甲胄的匠师过少?”
“是这样的。”
诸葛亮点点头道:“这是今下军器局所遇瓶颈,如果能够集中资源,加大培养专精匠师力度,提高原料供应占比,新式军器甲胄方有可能批量生产,继而发挥出它们应有之威。”
“不这样的话,即便公子对军器局提供再多想法,恐也很难维系下去,毕竟军器局的魂是在其自身,而非是外来的。”
明白了。
曹昂心里暗暗道,他知道诸葛亮讲这些话是何意了。
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在过去,他的确是对军器局很上心,为此拨付了大批钱粮,还制定了诸多政策与方略,但是在一件事上,他做的还不够,即军器局的各级组织构架,这就没有形成高效的协同,继而导致某些方面是处在失衡状态的。
“公子,亮准备了一些方略。”
在曹昂深思之际,诸葛亮将陌刀放下,随即掏出一份公函,递到了曹昂跟前,“对于军器局而言,甚至是船舶司,需要从快解决的,是与州郡县对应的构架。”
“在襄阳的军器局,船舶司,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东抓一把,西抓一块,而是应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统筹抓好在各州筹建的军器局,船舶司分司。”
“保密的确要做好,这是军器局,船舶司的根基所在。”
“但是两处的发展,应着眼于荆豫徐扬四州治下,不同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做出对应的调整才行。”
曹昂接过公函,表情正色的翻阅起来。
诸葛亮写的这份方略,不止是简单的涉及军器局、船舶司两处,还把军屯学,军屯管理都牵扯其中了。
甚至以此为引,为后续调改军屯谋定了基础。
当然这前提是先将军器局、船舶司的事做扎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