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专线(1)(第2页)

 这是要趁此机会,叫曹仁、夏侯渊、夏侯惇他们得到对应功勋啊。

 听完曹昂讲的这番话,贾诩、阎象、娄圭、袁涣、刘晔他们相视一眼,一个想法在他们心底默契生出。

 并且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毕竟在建安五年,建安六年的两次与袁绍交战下,在曹操麾下驱使的武将中,是一批非曹氏、非夏侯氏的武将,在曹操的统筹调动下,于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新投没几年,战场降服的,在这一期间,曹仁、夏侯渊、夏侯惇他们呢,则在各自该坐镇的地方坐镇,以确保前线交锋下,不会受到前线战局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确保以他们为核心的区域,治下秩序不会出现岔子。

 对于这样的安排,贾诩他们其实是能理解的。

 先前的两次对袁之战,那是被动迎战的,是带有很多不确定性的,一些命脉,曹操必须要交给最信任的人才行。

 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的战局,也是对麾下武将的一次考验。

 很显然徐晃、高顺、张辽、张绣、臧霸等一批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是通过了曹操的考验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针对汝南袁氏发的檄文,代表着曹操的决心,这次大战,肯定是要以倾覆汝南袁氏为终结的。

 这等规模的大战,再叫曹仁、夏侯渊、夏侯惇他们坐镇要害,不叫他们参与到最前线的战事,这是说不过去的了。

 一个是这会影响曹氏、夏侯两族内部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