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观沧海(8)

代汉在袁术僭越称帝前,是谁沾上就必被痛斥为逆贼、乱臣贼子的行径,虽说那时的汉室,已是失去了往日威严,可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天下士人仍以汉室为正统,在明面上更是不敢有丝毫僭越。

 董卓废立天子,暴虐无道,甚至为加强对中枢控制,这前后不知杀了多少人,还将汉都从雒阳迁至长安,可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敢做这一步,因为董卓无比清楚,一旦他真做了就彻底跟天下为敌了。

 可话又说回来。

 董卓要真这样做,天下大势会怎样,还真不好说呢。

 毕竟董卓的出身太低,仅是良家子,关键还是西凉人士,这就使活跃在朝的那些大臣,还有他们背后代表的诸族,根本就不可能接受董卓凌驾于他们之上!

 所以董卓死了,死的很惨。

 连带着董氏一族也跟着被诛灭。

 而袁术则不同,他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这一称帝,对汉室造成的冲击太大了。

 尽管在那个时候,确实叫袁术遭了很大骂名,但也仅限于此了,如果在当时,曹操讨伐袁术没有得手,暂不管袁术之后会怎样,地盘是否能扩大,但毫无疑问的一点,袁术称帝带来的一些影响,会毫不意外的转移到曹操身上。

 这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必须要承受的。

 再一个,就是曹操的出身,不管怎样绕,曹腾做过宦官,这都是无法抹除掉的事实。

 这就是士族阀阅、豪族郡强等特权群体最为双标的地方。

 其实在这之间,就代汉这件事,袁绍也做过,但袁绍没有袁术那样激进,其是有这想法,有人猜到了,为了得到袁绍的进一步信赖,所以就将此事给挑明了,但换来的,却是袁绍麾下多数的反对。

 甚至闹到最后,为了平息内部,不得已把那人给杀了。

 而当袁术搞了那一出后,袁绍麾下文武的态度转变与否,这个暂不论,毕竟他们追随袁绍,更多的是想求一个好前程,使他们与袁氏共天下,而非是换个天子,因为这带来的变数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