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合围之势(1)(第2页)
对于不同的人,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如果诸葛亮依旧坚持所想,那可以,只是他这辈子都别想接触到权力核心,诸葛一族在荆北是有底蕴,有影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出了荆北,诸葛一族并不能产生太大影响,这就是现实。
哪怕诸葛亮很有才华。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初曹昂以强硬态度,将诸葛瑾、诸葛亮征辟,要求诸葛均、诸葛诞待在自己身边,诸葛一族就跟曹昂捆绑在一起了,至少在很多人眼里是这样的。
但因为诸葛亮不一样,曹昂没有采取逼迫的方式,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真要采取逼迫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孔明有这种反应是正常的。.8^4\k/a·n¨s·h`u\.`c/o*m_”
贾诩撩了撩袍袖,打量着诸葛亮,“维护律法森严,确保地方安稳,不是在位置上发号施令,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普罗大众想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有奔头的日子,使得他们辛苦劳作下,能养活好一家老小,能将日子给过好。”
“可恰是这种简单的愿望,却是眼下最为奢侈的,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实是值得我等深思的。”
“军事说的没错。”
诸葛亮点点头道。
其实在过去这段时日,他一直都想的很多,也是这样,使诸葛亮直面了过去他不愿直面的事。
曹操固然可恨,毕竟在过去,他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这世上可恨的,真就只有曹孟德一人吗?
在过去,诸葛亮没有去直面此事。
因为年少时的经历,让他心中有了答案。
但现在却不得不想这些了。
“这其实不是诩讲的,而是公子说的。”
贾诩接下来的话,让诸葛亮表情有变。
迎着诸葛亮的注视,贾诩神情自若道:“公子还说过,乱世之下人命如草芥,想要解决这些,一个是要解决动乱,一个是要维系律法森严。”
“因为有乱世的降临,使得人的野心会不断膨胀,一旦出现这种态势,除非人死了,否则是无法有效扼制的。”
这里暗指的是什么,诸葛亮听出来了。
“在这样无序混乱的世道下,终究是要有一些人去做标新立异之事的,哪怕不被人所接受,甚至要背负骂名。”
贾诩继续道:“如果就因为这些,而不去做的话,那最后受到波及最大的,必然是不被人看重的普罗大众。”
“可天下的根基,从不是土地,城池这些,而是普罗大众构成了,没有他们,又何来的国朝?”
诸葛亮眉头微蹙起来,一时间他的思绪有些驳杂。
“孔明在征东将军府任职的时日不算短了,也知这世上并非以对错,黑白来衡量一切的。”
贾诩走上前,轻拍诸葛亮手臂,表情正色道:“很多事因为牵扯到了利益,就必然会变得无比复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时候啊,我等要做的,其实就是在遵循本心,认为对的事,只有做出来,才能辨别到底是好是坏,而不是靠悠悠之口去论。”
“处决这些人,是会引起很大争议,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闹不好,许都方面还会有责罚下来,但是诩可以说一点,被处决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哪怕这其中有汉室宗亲,总不能因为这层身份在,就使他们犯下的过错,甚至逼死的人命,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吧?”
“天底下没有这等道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诩不知要律法是为了什么,这些道理,还需孔明自己来想明白,靠别人说是没用的。”
讲到这里,贾诩没有理会诸葛亮怎样想,转身就朝征东将军府核心走去,有一些要务需要去解决了。
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诸葛亮露出复杂之色。
……
活在这纷杂世道下,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发现很多事是不一样的,这从不是世道有了变化,世道还是那个世道,真正变得其实是人。
年少时,有父辈的庇护,可以无忧无虑的成长,即便有过烦恼,困难,但那也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