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下震动(2)(第2页)
那时候领尚书令的荀彧,对于一些职官调度,是可以根据形势进行定夺的,到时再向曹操汇总禀明。
眼下却不是这样了。
丞相府所辖诸曹,会将对应的事宜初定,在经曹操过目明确后,便步入了落实阶段,这使曹操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增强。
对于此事,很多人是察觉到的,也是有着很大不满的。
不过由于此前所处特殊境遇,使得他们不敢轻易的掀起风波,这固然有江东一带战事的缘由,但也与许都发生的事相关。
表面安稳的许都,实则却是暗潮汹涌。
各方在中枢权力场上,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进行对应的观望,试探,博弈,以确保自身核心利益。
“走吧。”
短暂沉默后,车驾内响起刘宠的声音。
当刘宠从车驾上走下,是引起不少人注意的,连带着一些私议更盛了,只是在不起眼的一些地方,前来丞相府赴宴的一众群体表现,被一些人观察记录下来,并及时朝丞相府内院呈递。
“这些人的表现,真是叫人觉得可笑。”
内院,书房。
郭嘉撩了撩袍袖,瞥了眼所放文书,露出似笑非笑之意,“如果不想来赴宴,大可不必强求自己。”
“既然要来,就别摆出不情不愿之意。”
“明公,有些时候嘉真是难以理解这些人,既要又要,可天底下哪儿有这等好事,即便是有,也轮不到他们啊。”
讲到这里,郭嘉抬头看向曹操。
倚着凭几,闭目养神的曹操,一听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曹操缓缓睁开眼眸,伸手指了指郭嘉。
“奉孝,这话能讲出来吗?”
看似是在责怪,实则却浑不在意。
“他们能做,嘉为何不能讲?”
郭嘉却满不在乎的回道。
对于朝中那帮老臣,宗亲,郭嘉是从没有正眼瞧过的,或许他们出身尊贵,身份高贵,可那又怎样呢?
一个个要真对社稷好也行。
可问题是他们嘴上为了社稷,为了天下,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种种,无一例外全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真是让郭嘉提不起任何尊重。
“这类人啊,用子修所写书信中的话来讲,就是双标。”曹操乐呵呵的笑着,向前探身对郭嘉说道。
“双标?”
郭嘉狐疑的看向曹操。
“对,就是双标!”
曹操伸手道:“同一件事,别人做不行,但他们做却行,就好似现在,朝中的事,他们指手画脚可以,但某这位当朝丞相却不行。”
“他娘的,你说说,天底下哪儿有这种道理啊!!”
“要不是某领着一批文武,跟野心勃勃的各路诸侯交战对抗,这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割据!!”
讲到这里,曹操眼神冷了下来。
“善!”
郭嘉拍案说道:“有些人啊,就是这样自以为是,觉得明公能办成的事,他们也一定能办成。”
“但他们却忘了一点,要不是因为明公,他们之中不知有多少,还过着提心吊胆的颠沛日子,甚至可能连小命都不保了!”
曹操冷哼一声,没有再说别的。
这真不是他狂妄。
要不是他当初领着人迎天子,就随驾的那些大臣,只怕死在追杀、乱战中的更多!!
真要是那样,何至于会是眼下这样。
每每想到这里,曹操就在想啊,当初要是能晚几日去,让一批人死在追杀与战乱下,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糟心事了。
当然,这也是想想罢了。
处在当时的境遇,让他再做选择的话,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抓紧前去迎天子,毕竟晚上一刻,这其中的变数就会增大。
曹操无法想象,如果在当时啊,迎奉天子的不是他,而是别的诸侯,特别是袁本初,那天下大势会朝怎样的境遇演变。
或许到那时,败的就不是袁本初了,而是他曹孟德了。
只有亲自品味过大义带来的滋味,才知晓这其中的魅力有多大。
“看看子修派人送来的密报吧。”
突然间,听到自家明公所讲,这让郭嘉心下一紧。
一封密报,被曹操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