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手笔(2)(第2页)

 这份奏疏,是汇总的,一直相对的,还有对应的奏疏。

 可恰恰是这份汇总奏疏,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最大的。

 因为这份奏疏上,所涵盖的信息太多了,这是他的嫡长子,以卫将军府作为核心,从中枢到地方,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班底,既确保了在中枢的种种事宜,又保障了在地方的种种部署。

 在看到这份奏疏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心惊的。

 毕竟涉及到的人太多了。

 但是在细细思量之下,曹操却是高兴的。

 因为这举荐、征辟的实在太巧妙了。

 “子修做的有些过火了吧?”

 丁氏的声音响起,让曹操从思绪下回归现实。

 “夫人为何这样说?”

 曹操不解的询问。

 过火?

 有什么地方过火的?

 “陛下既已颁诏书,命他统领南北两军,这职权已然够重了。”丁氏拿着那份奏疏,皱眉看向曹操说道。

 “为何还要在卫将军府下单设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等职,即便是看重他们,将他们表为南北两军任职,难道不好吗?这不也属子修职权之内?”

 “这样的表举真要张布,少不了是要引起很大风波及争议的啊,毕竟这可是一万多精锐之师啊。”

 “哈哈!!”

 听到这话,曹操忍不住大笑起来。

 见自家夫君如此,丁氏眉头皱的更紧了。

 其实这件事,在丁氏内心深处,是没有太多想法的,真正让她有想法的,且要给自家夫君讲这些,完全是因为适才听到这份奏疏,是从尚书台转到丞相府的。

 这不得不让丁氏考虑一点。

 在这件事上,荀彧到底是怎样想的。

 除此之外,还有尚书堂的其他官属,一个个又是怎样的想法。

 跟过去有一些不同,丞相府是曹操精挑细选的,为此有一些官吏,从别的有司调离,这其中就包括尚书台,尽管这加强了曹操的权势,毕竟能进丞相府的,那都是忠于曹操的,可与之相对的,就有一批人晋升上来。

 这其中有投效追随曹氏的,也有其他出身的。

 丁氏是不掺和朝政,但对于一些事,她还是看的很透彻的。

 也是这样,使丁氏担心一点,会不会有人利用这点,对自家儿子有不利之处。

 “子修要不这样做,就不是你我的嫡长子了!!”

 显然,曹操看出了丁氏的担忧,脸上依旧带有笑意,伸手对丁氏道:“恰是要统领南北两军,子修才更应该这样做,夫人不会真觉得,子修名义上有了统领南北两军的权力,这南北两军就都听从子修的号令吧?”

 丁氏没有说话,但这也恰好表明了她的态度。

 她可从没有这样觉得。

 其实从曹昂以新职回归许都,丁氏就明白一个道理,自家夫君要分一部分担子,给自家儿子身上。

 分担子的同时,也代表着部分压力会转移过去。

 南北两军的成分,其实是很复杂的。

 这跟曹操过去的决策有关联。

 这其中是有曹氏的武将在,但也有部分是来自其他势力的,姑且将其分为双方,曹氏是占据着一定优势,但也只是这样了。

 更多的精锐,是直接掌控在曹操手里的,而这些精锐则是对外征战的,特别是那些统兵将校,是曹操以丞相之名表举的,这其中就包括爵位,赏赐等,也是这样,使得他们跟曹操是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