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朝野惊(4)

制衡在政治中是极为常见的手段,既需防范专断又要维持运转效率,这对掌权者的智慧与格局提出极高要求。


 在汉室这盘大棋下,存有两位超然的存在,一位是深居汉宫的天子刘协,一位是执掌大权的丞相曹操,造成这种格局的,既与连年的乱世纷争相关,又与一众诸侯被剿灭或收服后的权力重组密不可分。


 刘协顶着虚名大义。


 曹操掌着实权命脉。


 看似共存的一种关系,实则却藏着无数凶险与危机,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就是从迎奉天子时埋下的。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天子刘协不愿做那傀儡,聚于中枢的汉室老臣,汉室宗亲同样不愿大权旁落。


 但问题是汉室拥有的种种,是紧密围绕曹操为核心的班底队伍,逐步击败周遭强敌,收复疆域,治理地方换来的。


 让曹操退一步,无异是动摇了曹氏的根基。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曹操一旦还权给天子,或许曹操活着时没有什么,可一旦曹操死了,势必有对曹氏的全面清算。


 东汉历代天子中,发生这样的事还少?


 所以有些事终是无法避免的。


 曹昂就是在很早的时候便洞察到这一切,为此在地方坐镇那些年,曹昂没有一丝的松懈或怠慢,甚至多次出险棋发动攻势,为的就是能让曹氏积蓄更大底蕴,同时为自己日后归朝争取更大话语权。


 对南北两军展开整饬,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而曹操提供的那份名单,更让曹昂看清一个事实,即在争取一些实际利益下,不止要考虑朝堂这一层面,更要兼顾到内部这一层面。


 紧密围绕这一实际态势,牢牢将军权掌握在曹氏手中,才能让曹氏在一次次风波下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曹昂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有了曹昂在中枢,则曹操就能稳居超然之位,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境遇下,跟一切想与他为敌的人展开博弈。


 要达成上述种种,无形中对曹昂的要求又高出很多。


 曹氏想要取缔刘氏问鼎天下,需要沿着一条清晰的路线稳步推进。


 站在曹昂的角度,他是不希望曹操走封公建邦这条路的,因为一旦走了这条路,则等于彻底撕开与汉室共存的最后遮羞布,必将激起朝野剧烈反弹,给政敌以口实,反使大业受阻。


 因为原有时间线上,曹魏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