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无助的业务员(第2页)

 

 这般融洽的医患关系,让诊室对面的肖晨光见了,也不禁有些惊讶。
 

 看来李医生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受欢迎。
 

 “真好啊。”
 

 这番场景,连肖晨光都有些羡慕了。
 

 跟李医生热闹的场景不同,肖晨光这边就冷淡很多。
 

 甚至都不能用冷淡来形容。
 

 一边门庭若市、一边门可罗雀。
 

 两个诊室,对比强烈。
 

 从开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小时,李医生看过的病人,两个手掌都数不清。
 

 可肖晨光这边呢。
 

 根本不用掰手指头数数,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开过张。
 

 这估计在胜利医院专家门诊的历史上,也算破了记录。
 

 没办法,谁让他长的太年轻,跟病人印象中老专家的形象,严重不符。
 

 甚至有的人刚挂了肖晨光的号,进去一看,发现是个年轻医生坐诊,立马吓得他找到分诊台,嗷嗷着退了号。
 

 这让肖晨光很郁闷。
 

 他摸了摸自个那张帅气的脸,寻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咋就没人找他看病呢。
 

 没人就诊,肖晨光在诊室也没闲着。
 

 他找来纸和笔,开始为接下来的发展做着规划。
 

 经过医院这几次大抢救,他的能力已经得到医院大部分人的认可。
 

 职务方面,也从默默无闻的住院医师,一跃成为普外科的副主任。
 

 甚至接下来,院领导还考虑让他去兼急诊科的主任。
 

 这番成就,在胜利医院也算是独一档。
 

 待遇和薪资水平,也已经超过全院95%的存在。
 

 技术领域,作为腹腔镜的负责人,肖晨光开展的手术,涉及肝胆、胃肠、妇产等多个学科。
 

 如果接下来有条件的话,胸心、泌尿、血管的手术也能慢慢开展。
 

 不过这些不能急,毕竟没有趁手的工具,再厉害的技术也会大打折扣。
 

 发展才是硬道理。
 

 就像之前跟省城二院的徐国强做的那台胆囊手术一样。
 

 在省城专家眼里,三孔技术已经令人惊艳不已。
 

 但如果材料能升级,一孔技术对肖晨光而言,也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