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抢救成功,安然无恙

 根本不需要定位,肖晨光的套管针内已经有暗红色血液缓缓流出。
 

 穿刺周围皮肤完好,没有任何皮下气肿的情况。
 

 肖主任真厉害啊。
 

 麻醉、巡回看的目瞪口呆。
 

 要知道已经休克的病人,不但血管弹性差的一塌糊涂。
 

 有时候,甚至都分不清皮肤上的究竟是血管还是青筋。
 

 遇到这样的病人,很多时候都是一针难求,如果再合并有水肿的情况,那真是腰断了都有可能打不上一针。
 

 而肖晨光却只是淡淡瞥了一眼,手法熟练到让他们都觉得,这样的操作似乎根本不值一提。
 

 可情况真是这样吗?
 

 麻醉突然看向头低足高,侧立着的病人,眼神里的惊讶不减反增。
 

 病人的体位,可绝不是为了穿刺而特意摆放的。
 

 甚至这个特殊的体位,让原本的血管走向都发生了改变。
 

 可即便如此,肖晨光还是一针见血,随着他将引导钢丝续进针腔。
 

 左手压住钢丝,右手抽出穿刺针,将摆在套件里的静脉导管取出,沿着钢丝往里不断延伸。
 

 期间他没有用任何的辅助工具,手撵着导丝在血管里面不停的往里走。
 

 看到这一幕,手术间的众人根本不敢轻易讲话。
 

 特别是肖晨光专注的眼神,正若有若无的透着一丝令人畏惧的气势。
 

 这让一旁的孙成武,突然产生一股错觉。
 

 好像台上的这位,是他早年间跟着学习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外科大牛。
 

 那专注度、不容置疑的姿态,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此刻,肖晨光的导丝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分叉口。
 

 这是锁骨静脉到上腔静脉的必经之路,只要导丝能顺利通过,就可以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心脏。
 

 其实像这样的操作,后世都是在导管介入室进行,有专业的成像设备,根本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就算没有介入室,也会凭借b超多普勒效应,分清动静脉,进行有序的操作。
 

 但此时,因为情况紧急,加上医院根本没资金建设介入室,现在所有的一切,全靠肖晨光丰富的临床经验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