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逐渐扩大的影响力

送下病人,肖晨光坐着救护车,返回胜利医院。

 路上他一直在思考。

 急诊轮转制度的利弊,最后还是决定组建自己的急救团队。

 就像他跟齐天成讲的急诊未来一样。

 急诊病房、急诊iCu,急诊检验、影像都是以后发展的重点,并且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胜利医院双科室主任,可以让他在普外科的基础上,在急诊发展杂交手术。

 到时候,急诊来的重症病人在得到救治后,不用其他科室会诊,直接收急诊iCu。

 手术的轻症患者,也可以直接安排在急诊病房。

 既省时又省力,高效救治,病人也不用折腾。

 完全解决了有些科室推诿病人,急诊难收的问题。

 “一旦急诊改造计划落成,会立马成为全院瞩目的焦点。”

 “到时候,就不是急诊去求其他科室收病人,而是各个科室直接反过来,请求急诊放病人。”

 肖晨光盘算着,心里已经有了计划,现在第一步,还是要先组建成员。

 之前遇到的齐天成,是个不错的人选。

 至于那个iCu的小刘医生,虽然身材小小的,但能量大大,学习劲头也很足。

 倒是可以一起打包,为急诊iCu做准备。

 肖晨光不知不觉,已经开始要挖中心医院的墙角了。

 毕竟对方是营城的老牌医院,不但财大气粗,人员培养方面,也舍得出人出力。

 要不然也不会时不时的外请专家下来指导工作,以及派人去省城等地外出进修。

 其实就这一趟去中心医院,肖晨光能看得出来,中心医院发展至今,能屹立不倒,发展的越来越好,跟他们院领导层的决策,有很大的关系。

 能看的出他们对人才培养很重视,肯花重金。

 毕竟一台正常设备,充其量价值百万,但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其价值不可限量。

 这个问题,就跟飞机驾驶员和造价千万的飞机到底哪个贵,是一个道理。

 “说到人才培养,也该准备派人去省城进修了。”

 目前普外科由林高阳担任住院总,大小事务全权负责,尽心尽力,肖晨光很放心。

 他暂时不能派出去。

 况且,以肖晨光的能力,把林高阳带在身边,别说省城进修,就连帝都的进修都比不上他亲自教导。

 至于龚亮。

 技术比林高阳略逊一筹,但人重交际,善沟通,特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