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红米饭南瓜汤
第365章 有事儿要谈(第2页)
但当肖晨光操作时,他依旧悬着一颗心。
办公室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哐当。
模具一角落地。
随着枪头拿开,一排钛钉稳稳的镶嵌在模具上,规整安全,没有一丝遗漏。
“不错。”
肖晨光亲自检查,心情很开心。
无论切割下来的模具还是保留的模具,切口吻合牢靠,甚至比手动缝合的还要好。
这如果能用在临床手术中,肯定能掀起一片浪潮。
“不错就好,不错就好……”陈工喃喃自语,眼里写满了欣慰。
能在下岗前,完成一件他自认为跨时代的器械研发,这辈子也算值了。
陈工扶了一下脸上的大宽眼镜,神情却写满了落魄,工作大半辈子的企业,说垮就垮,一点征兆都没有。
这事儿搁谁心里都不好受。
“我来公司的时候,冷冷清清的,是出什么事儿了?”
肖晨光其实在进门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他们的情绪不对。
甚至在秦勇带他来办公室前,外面的工位上,明显少了很多人。
整个公司,就像人去楼空,缺少生机。
这跟肖晨光上次来的长城医疗,截然不同。
面对询问,陈工默不作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肖晨光将目光转向秦勇,后者犹豫片刻,直接说道:“肖主任,长城医疗可能马上要倒闭了。”
“嗯?”
肖晨光知道最近国产医疗公司很难,这跟大批外资医疗公司入驻有关。
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濒临破产,估计这跟在省城肆意妄为砸钱的瑞康国际有关。
果然。
秦勇开始讲述这段时间,发生在省城的一些事。
“瑞康国际果然财大气粗,提供给省城医院的器械,半年内无偿使用,单这一点,就能干倒大多数国产医疗公司。”
肖晨光点点头。
本来就是国际大企业,产品没得说,医生用的顺手,还便宜,像这种物美价廉的产品,当然来者不拒。
只是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免费的,往往才是最贵的。
人们常说28天养成一个习惯,现在瑞康国际用半年时间,来培养省城医生的器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