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章台学宫,秦王祭酒(第2页)




    【百学争鸣,兼容并蓄。】



    【布衣王侯,一视同仁。】



    这二十四个字是章台学宫宫训,同样是简体字,同样是书法大家李斯所书,却出自三人之口。



    头八字是嬴子,中八字是秦王政,尾八字是吕子。



    吕不韦如今已有吕子之号。



    “一字千金,乞儿破局”对吕不韦的威望造成了负面影响,却对《吕氏春秋》造成了积极影响。



    《吕氏春秋》若是真有缺漏,直接指出就是了,哪里会用得上这么下三滥的手段?



    删“之”减“之”这种手段,在学术上是行不通的,深为学术之士鄙夷。



    当初嬴成蟜论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若是来一句“白马非马,公孙龙子非人”,立时就会为诸子所恶。



    论战不是骂战。



    嬴成蟜嘴角笑容就没有下来过。



    嬴子、吕子、还有李斯这个无子之子。



    三子同教,这个阵容较稷下学宫肯定是差之甚远。



    但除了稷下学宫,天下间可没有第二座能聚集三子教学的学宫了。



    稷下学宫在教学方面是独占鳌头,其下断崖式下跌。



    万事开头难。



    能一下冲到天下第二,望一眼稷下学宫的项背已经很不错了,嬴成蟜很知足。



    师长想将秦国章台学宫打造成超越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子圣地,形成学子之川向西流的盛景。



    嬴成蟜没那么大宏愿。



    他只想开民智,赶紧多一些认字识字的百姓就好了。



    好胜心那么强干嘛?



    稷下,章台,那不都是我国的吗?



    东流西流,都一样。



    主从二人选了一条最宽阔的径路向前走。



    说是径,实则极为宽广,有两丈之宽。



    一路行来,二人见过数座学堂。



    章台学堂建筑都一个样,屋顶覆盖着青瓦,檐角微微上翘。



    透过敞开的门户,嬴成蟜看到学堂内极为简单的陈设,只有木桌木椅。



    他目光闪动,仿佛看到了前世的中小学。



    “有一点像……”他咕哝着,继续向前走。



    “像吗?”呼脑袋四转,瞅来瞅去:“不像啊主君,这完全看不出博士署的样子了。”



    要在短短七日内,凭空建造一座能够媲美稷下学宫,容纳三千学子的大学府,就算把秦剑架在施工人员的脖子上也不可能。



    火神山,雷神山的神迹,只属于新中国。



    这座规模宏大的章台学宫,实际上是将章台街最末的六座官府连通,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打造。



    李斯、张苍皆是知情者,依旧震撼。



    在当下,这就已经是神迹了。



    “就你眼尖!”少年撇着嘴,唏嘘心情一扫而空。



    “我善于呼喊,不善于观望。”呼听出了主君语有不满,不以为意,嘿嘿笑着。



    师长公孙龙让他敬且畏,主君嬴成蟜让他敬且亲。



    主从闲聊的光景,章台学宫大门前又来了一辆车——五马王车。



    也不见车上驭手做甚动作,五马由远及近,由急到缓,到达学宫门前时正好停止,二十个蹄子同时站住。



    “王上。”驭手赵高轻声呼唤。



    秦王政掀帘而出,看了一眼停在学宫外的弟弟订制版驷马高车。



    “这小子跑的倒快,不乘孤车,非要先行。”秦王政一边小声抱怨,一边搭上赵高的手,缓缓下车。



    赵高轻笑着,小声道:



    “在内,王上和长安君兄弟情深。



    “在外,王上是君,长安君是臣。



    “长安君不与王上同行,是在向那些贼人表态尊崇王上啊。”



    自从猜到王上对长安君有近乎无限的容忍度之后,赵高口中的“长安君威胁论”就变成了“长安君好好好”。



    秦王政如往常一样开心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



    “最爱寡人者,吾弟吾母也。”



    赵高会心一笑。



    他能感受到,王上对他越发宠信了。



    “好字!”将要进入正门,走过木匾的秦王政又折返回来。



    对着以新秦文写就的“章台学宫”,称赞不已:



    “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线条圆润劲挺,粗细均匀。



    “能将笔划甚少的新秦文写出圆浑厚重之感,当真难得!



    “去查查此何人所书,带来见寡人。”



    赵高连应声带附和,望着王上如获至宝的眼神,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