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蒙学(第2页)

 

听朱白氏这么一说,朱先生来了兴致:“还有这等事他都问了什么问题”

 

朱白氏故作回忆状:前些日子有个老秀才来教《三字经》,刚念到‘人之初,性本善’。

 

浩儿便问:‘先生,若人性本善,为何我昨日见隔壁二狗偷摘鹿家的梨二狗与我同岁,难道他的‘初’已过了吗’

 

老秀才支吾半天,最后说孩童顽劣不算恶,浩儿又问:那如何算顽劣,如何算恶如何界定,《三字经》里可没说。

 

老秀才当场噎住,当日便拎着包袱走了。

 

朱先生闻言失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味:“这小子倒是会钻字眼。”

 

朱白氏见丈夫如此,心道:有戏,于是趁热打铁:“后来请的举人更狼狈。

 

教《千字文》时,浩儿指着‘天地玄黄’问:‘天若是玄色,为何晴空是蓝的地若是黄色,为何有些土又是黑的’

 

举人搬出《易经》解释‘玄为天色’,浩儿却道:‘可《诗经》里又说‘悠悠苍天’,苍是青色,到底谁错了’

 

举人恼了,说典籍不可质疑,浩儿竟回:‘孔圣人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先生怎么不学圣人’

 

气得那举人摔了戒尺,又跑了。

 

书房里静了片刻。朱先生忽然似笑非笑的道:“明日带这孩子来见我。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问住我。”

 

朱白氏对上丈夫的眼神莫名一阵心虚,以她对丈夫的了解,应该是已经看破了自己的小伎俩,却偏偏不戳破。

 

“难道是要为难浩儿”

 

怀着忐忑的心情,朱白氏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白家报信。

 

白秉德跟白嘉轩父子俩都是一头雾水,秦浩却笑着道。

 

“达,准备束脩吧,我跟姑姑去一趟。”

 

“啊”

 

 

……

 

跨过朱家简陋的大门,秦浩被朱白氏带到书房。

 

朱先生搁下批注《论语》的朱笔,抬眼看向秦浩:“听闻你以《三字经》问倒过蒙师“

 

秦浩故作自大:“是他们自己答不上。“

 

朱先生微微一笑:“既然你已经熟读三字经了,那你应该晓得性相近,习相远的典故,晋人周处,少时为害乡里,后斩蛟射虎改过自新,你说他是善呢,还是恶呢”

 

“姑父,周处除害前以斗殴为乐,此乐从何而来若本性皆善,初斗时应觉痛苦才是。”秦浩眼珠一转。

 

朱先生微微摇头:“周处之乐在逞强,非在伤人,如幼虎扑戏未存杀心,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若是性本恶,又如何会浪子回头”

 

秦浩反驳:“幼虎扑戏虽无杀心,却已显露爪牙之利,若本性无恶,何须后天教化”

 

朱先生抚须轻笑:“泉清本善,筑堤是为导其入田,非防其恶。《孟子》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见孺子坠井而生惊惧,此乃天性;而周处改过,正因良知未泯。”

 

“你质疑典籍矛盾,却未悟‘玄黄’‘苍天’之辨本是观物角度不同——如你观梨树,仰视见,俯视见泥,可曾疑树非一物”

 

秦浩不再吭声,冲着对方摇摇下拜。

 

朱先生见状哑然失笑:“罢了罢了,明日让你达准备好束脩送来。”

 

说完有些遗憾地看向窗外寂静的小院,叹了口气:“看样子这清静是躲不掉咯。”

 

一直在书房外偷听的朱白氏闻言,激动得差点打翻了茶壶,赶紧悄咪咪离开。

 

……

 

雪后的白鹿原银装素裹,白嘉轩踏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手里牵着五岁的秦浩往朱先生家走去。他另一只手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五斤猪肉、五斤羊肉还有一壶自家酿的米酒——这是给姐夫朱先生的束脩。

 

就在二人刚路过鹿家门口时,却被鹿子霖给叫住。

 

“嘉轩这天寒地冻的干啥去嘛”

 

白嘉轩下意识将竹篮往身后藏,鹿子霖一看立马凑了过来:“大白天有啥见不得人的,还藏着呢嘛。”

 

“不关你事,起开,我带娃走亲戚还得跟你汇报是怎地。”白嘉轩没好气地推开鹿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