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希望(第2页)

  “白先生!能给我签个名吗?“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女生挤到最前面,冻得通红的手指紧紧捏着钢笔。

  秦浩恍惚间有种穿越回后世的错觉。他接过钢笔,在笔记本扉页写下“学海无涯“四个字,女生如获至宝地捧在胸前,惹来同伴们羡慕的惊呼。

  更多的手臂从四面八方伸来,笔记本、课本甚至手帕都递到他面前。

  “诸位同学.“秦浩刚要开口,就被此起彼伏的提问声淹没。

  “白先生,您觉得简化汉字能降低我国多少文盲率?“

  “新版教科书什么时候能用到简化汉字?“

  蔡先生站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幕,大衣上已经积攒了一层雪花,等秦浩艰难地脱身走来,促狭地眨眨眼:“子瀚如今也算是炙手可热了。“

  会议厅里暖气烧得很足,却驱不散辩论的硝烟。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边,三十余位学者分坐两侧。秦浩注意到鲁迅坐在靠窗的位置,黑色棉袍的袖口沾着墨渍,手指间夹着的烟卷已经积了寸长的烟灰。对面钱玄同正激动地比划着什么,八字胡随着语速不断抖动。

  “诸位时间紧迫,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咱们开始吧。“蒋梦麟特地从南京赶回来参加这次的研讨会,也足以证明他对简化汉字的重视。

  最先发言的是北平师范学院的赵教授。这位戴着玳瑁眼镜的老先生颤巍巍地站起来,从公文包里取出厚厚一摞卡片:“老夫花了半月时间,将白先生的简化字方案逐字核对“他抖开最上方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批注,“'龍'简化为'龙'尚可,但'龜'简作'龟',甲壳纹理尽失,岂非断了文字源流?“

  会议室里响起窸窣的议论声。秦浩注意到角落里的速记员飞快地写着什么,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他刚要回应,身旁的蔡先生却轻轻按住他的手腕。

  “赵老,“留着山羊胡的章太炎突然起身,手里《说文解字》的书页哗啦作响:“甲骨文里的'龟'字本就是俯视之形,白先生的简化恰恰返璞归真。“

  辩论很快白热化。主张拉丁化的年轻教授搬出识字率统计数据,保守派的老学究则引经据典。有个穿西装的学者甚至掏出一套铅字模具,当场演示繁体字排版如何耗时。

  秦浩看见鲁迅把烟头按灭在茶碟里,在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大字,然后“嗤“地撕下那页纸揉成一团。

  这回都不用秦浩怎么发言,鲁迅这些文坛大家战斗力可不是盖的,之前抨击秦浩有多猛烈,现在喷那些唱反调的就有多凶悍。

  第三天下午,当夕阳把会议厅的彩绘玻璃映成琥珀色时,蒋梦麟宣布进入表决环节。

  唱票声在穹顶下回荡,赞成票数最终定格在二十八票,反对票只有九张。

  “通过了!“蔡先生猛地拍案而起,震翻了茶杯也浑然不觉。

  秦浩被突如其来的掌声所包围,就连最顽固的赵教授都勉强鼓了掌,钱玄同跟鲁迅还绷着脸,明显还处于激战状态没有放松,就连鼓掌都在咬着后槽牙。

  散会后,蔡先生提议,大家为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好好喝一杯。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东方饭店的水晶吊灯将宴会厅照得通明。侍者端着银托盘穿梭其间,香槟杯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秦浩刚踏进门就被鲁迅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酒过三巡,宴会厅渐渐喧闹起来。章太炎用筷子敲着碗沿唱起昆曲,蔡先生跟着打拍子。鲁迅明显已经喝大了,拉着秦浩的手说着醉话:“子瀚,我周树人这辈子没服过谁,你算是我半个佩服的人,我在文章里嬉笑怒骂,说尽了国民的劣根性,却从未想过去改变什么,是你让我看到了文人该有的担当。”

  钱玄同更是醉得厉害,踉跄着推开窗户。腊月的寒风卷着雪片灌进来,他半个身子探出窗外,对着远处大喊:“我中华人才辈出,何愁不能中兴!“

  蔡先生也喝了不少,但他依旧强撑着最后一丝清醒,拉住秦浩的手:“子瀚,无论如何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