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让人疯狂的政策(第3页)
 “开荒种田虽好,但那是没本事才去干的事。”
 “咱们这几十个人不一样,咱们每个都是练过武的,你今早不是说过么,杨先生他很可能会征兵。”
 听到汉子们的劝阻,赵云和崔寒山同时点头,连忙道:“对对对,不能急,刚才听到可以拥有自己的地,我一时之间有些太过亢奋了。”
 “等,必须继续等,等书吏们往下宣读,听听下一项又是什么。”
 希望是征兵!
 这群练过武的青壮,眼中全都闪烁着渴盼。
 自古所谓好男不当兵,但那是没本事才说的话,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不惧怕成为兵卒。
 这些人不但练过武,而且还是目光长远的。
 他们隐隐已经意识到,天下乱世即将到来,如果这时候能够追随一位明主,说不定将来就能博取个封妻荫子。
 大好男儿,头颅一颗!
 要么在沙场战死,要么建立偌大功勋。
 自古从龙之功,最起码公侯三代,这难道不值得拼吗?这简直太值得拼了啊!
 他们这些人从老家一路逃荒到了泾县,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护着家人不被饿死,所以个顶个都是人中精英,身为精英岂能去做开荒种田的活?
 他们想成为杨一笑的兵!
 他们已经看出杨一笑想征兵!
 ……
 然而出乎这群人意料的是,布告的下一项竟然不是征兵。
 反而,依旧还是干活相关。
 “泾县县衙布告,咸使流民闻之。”
 “征召流民青壮之辈,参加两条大渠疏通,每天每工,给付酬劳,此乃县秀才杨一笑公所提,谓之以工代赈救助流民也。”
 “凡是参与此项者,按天给予一斤粮食,并且,管吃。”
 “除此之外,疏通之时所挖取的河泥,按照杨相公的说法,乃是极为上等的肥料,故而予以收购,一车五个铜板。”
 “若有愿意报名者,即可来此登记造册也。”
 伴随着书吏的再次宣读,流民们几乎全都疯狂了。
 卧槽!
 这第二项更加吸引人啊!
 先前那第一项,开荒是个长久的事,但是这疏通河渠不一样,这是现点现的能有收获。
 每天管吃,发一斤粮食,这就意味着粮食可以省下来,留给家里的老弱妇孺当做口粮。
 况且,河泥还能卖钱!
 只要挖一车河泥,就可以换五个铜板,如果拼命干上一天,岂不是能攒三四十个铜板?
 这日子慢慢就会好起来啊!
 流民们满眼都是激动,纷纷朝着粥棚挤过去,各种大声嚷嚷,各种高声哀求,不断道:“我,我,求求您,给我报一个名……”
 赵云和崔寒山等人,其实也心动不已。
 但是这群汉子仍旧强行克制,希望第三项可以听到征兵的消息。
 ……
 【第二章送上,依旧是3000多字大章,但我今天没能成为生产队的驴,自觉更新的稍微少一点,唉,才不到7000字,比人家那些日更4000的多了不到3000……略感惭愧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