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孤臣之路,杨一笑很替老刘担心(第3页)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 

 杨一笑深深看了这人一眼。 

 老刘则是面色不见任何波澜。 

 足足良久之后,杨一笑才大有深意开口,对那大臣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爱卿你是泾县六家之一吧,想当初,尔等六家皆是及早追随朕的拥趸……” 

 那大臣连忙行礼,满脸兴奋道:“正因为早早追随陛下,所以微臣才苦心为我大唐着想。” 

 杨一笑点点头,继续大有深意道:“臣工之间,政见不合,此乃常有之事,朕欣然尔等能够相互辩论,只不过,攻讦之词尽量不要使用……” 

 他说着一停,紧跟着又道:“我大唐开创不久,满朝文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伯瘟也好,你们也罢,都是为了大唐更强,都没有自己的私心,哪怕政见有所不合,也不能使用攻讦之语。” 

 那大臣顿时脸色惶恐,连忙行礼请罪道:“微臣有罪,方才不该诟病刘尚书。臣,臣,请陛下治罪。” 

 杨一笑摆了摆手,不见任何不满之意,反而温声细语道:“你也是好心,朕岂能治罪?爱卿且先静心旁听可好,咱们让刘尚书把他的谏言说完行不行?” 

 只不过他看似温声细语,却又补充一句稍微敲打:“你们泾县六家虽然追随朕很早,但是伯瘟追随朕的时间更早,所以,他的谏言肯定也是苦心为我大唐着想,对不对?” 

 那大臣心中一凛。 

 杨一笑不再管他,转而看向刘伯瘟,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才语带无奈道:“老刘,你继续吧,刚才,你只说了其一。” 

 他这话不无暗示,意思是让老刘说话的时候收着点,比如,尽量用点语言艺术,尽量不激起大臣们的怨怒。 

 然而可惜的是,刘伯瘟仿佛没听懂他的这份暗示。 

 “陛下,臣之谏,其二……” 

 “我大唐此次之所以起战事,原因恰是因为州土较大百姓太多,开国尚且不满西年,州土己经接近八十,地面广了,人口多了,可我们的底蕴不足,才导致遭遇雪灾难以赈济。” 

 “臣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现在的能力只配治理这些地盘,并且即使只治理这些,我们也己经满朝文武个个疲累。” 

 “尤其陛下你,更是朔夜操劳,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书案上每天都堆积着奏折。” 

 “我们现在,缺官……” 

 “我们现在,少粮……” 

 “自古以来的国朝发展,都是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的,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强大,不可能三五年内就雄霸天下。” 

 “打下一片地

方,这地方就得治理。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荒芜的田地需要复垦,如果操之过急,将会大批饿死。” 

 “而此次如果灭掉南云,臣认为便是一种操之过急。” 

 刘伯瘟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一停,目光看向在场的所有大臣,冷冷道:“光想着把地方占了,光想着开疆拓土,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将会把整个大唐拖垮?” 

 “骤然多出几十个州,拿什么去进行治理?” 

 “骤然多出几百万的百姓,拿什么去保证他们的衣食?” 

 “百姓如果饿的狠了……” 

 “他们会拿起刀来砍人!” 

 “咱们大唐哪怕再强再能打,但也扛不住几百万百姓手中的刀,所以,不能让他们拿起这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