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朕如此手段,乃千秋伟业(第2页)

“假如我在江北道这边赚了一百文,那么家乡的衙门就按照实数发给我家人。”

“大叔你听清了没,一文钱都不扣,所有工钱全都实数照发,路上运输钱财的开支由官府承担。”

“如果我自己带着钱回去,路上的吃喝住宿要花销不少!”

“然而,官府帮我把开支节省了。”

“总之一句话,大叔你放心的干活吧,咱们大唐陛下何等仁厚,不会让治下子民吃亏的。”

那汉子连连点头,明显长舒一口气。

像他这种刚干活不久的河工,最担心的就是拿不到工钱,现在,他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

……

杨一笑端着个破碗,蹲在地上像个乞丐,刚才这一幕对话,全都落在他的耳中。

老太监黄裳也蹲着,小声小气的开口道:“陛下,这青年的言辞不俗啊,似乎不像是普通百姓,他口吻有些读书人的味道。”

“而且,他还懂得算术……”

对于老太监的提醒,杨一笑微不可察点点头。

他面色微带沉吟,道:“去年雪灾严重,延续直到今年入夏,各地受灾的情况都很严重,无数百姓只能背井离乡逃荒。这其中难免有一些读书人,因为受灾也得出来求个活路。”

杨一笑说着微微一停,紧跟着再次开口道:“贫寒百姓之家,供养读书人很艰难,一旦遭遇灾害,比不读书的家庭还要惨。”

老太监黄裳忍不住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在开国之初定下那种国策,凡是大唐科举选才,坚决不允许免税。”

“陛下啊,明明您自己在早年享受过免税的好处啊……”

“为什么,您不愿意让别的读书人享受?”

老太监这番迷惑,也是整个天下对大唐国策的不理解。

杨一笑缓缓吐出一口气,淡淡道:“关于此事,伏笔极远,你们现在可能感觉迷惑,但将来总有一天能够明白。”

“读书人中了科举,一旦免税就是大害。”

“以朕为例,当初是个童生,我能免自己的户宅税,还能免除妻子的人头税。”

“这才是童生,如果秀才免的更多。”

“而如果到了举人级别,所有的税赋都被免除,比如田税,无论有多少田地都不收税。”

“黄裳你不妨想一想,这会不会有人钻空子?”

“所有人都把田地挂在举人的名下,进而免除朝廷应该收取的税赋,虽然朕不在意百姓免税,但是这容易导致大唐出现大量的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