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就喜欢走在悬崖边的感觉(第2页)




    这时,桌上电话嗡嗡地震动。



    “教授,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又进行了四组石墨烯衬底制备实验,但现在有个不幸的消息。四组实验,石墨烯在350°C下发生“碳原子蹦迪“。抱歉,我觉得这样形容很贴切,sp→sp杂化,导致电子迁移率暴跌40%,最终的结果,衬底结构损伤.数据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



    “教授,我觉得有必要找一位化学方面的内行人士来给我们分析成分问题。”



    卡森在电话里报告。



    得,刚还说顺利呢,这就出问题了。



    “不着急,我先看看数据。”



    许青舟暗道是乌鸦嘴,坐下把邮箱里的数据报告打开,很快就找到数据的异常点。



    xps检测结果显示,sno杂质含量8.7%。



    沉积速率0.2 nm/s



    全都有问题。



    这说明.前驱体选错了?



    许青舟眉头紧锁,回忆起看过的资料,曾经做的物理实验,有没有遇到相同的难点。



    物理上应该是可行不该这样



    那就考虑化学方面?



    他于是画着sn(net)的结构图,查看哪个环节出错。



    传统sn前驱体热稳定性比较差,改用二乙胺基锡(sn(net)),前驱体的分解温度降至350–400°C,应该能显著减少sn挥发。



    可现在的结果恰恰相反。



    电话那头,卡森见许青舟半天没说话,不由喊:“教授?”



    “给我2分钟时间。”



    许青舟回神,又从一侧抽出张手稿。



    “哦,好。”



    客厅响起沙沙地写字声。



    半张手稿已经写满复杂的反应式。



    片刻,许青舟的笔忽的停下,凝望着勾画出来的反应。



    【sno+ 4h→ sn + 2ho】



    也就是说部分sn原子会被氧化成 sno(二氧化锡)。



    找到问题了!



    许青舟盯着手稿上的式子,眉头舒展开,说道:“你去借一台plasmapro 100,加入h等离子体,将sno实时还原为金属sn,在薄膜生长时,用氢原子解决氧化物。”



    “啊?”



    “你不会?”



    许青舟皱眉问,就是加入h等离子体而已,操作不难。



    “不不不,挺简单的操作教授,您现场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