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第3页)

 

 能省下一笔巨款,许青舟当然不拒绝,算是互相成就吧。
 

 至于米国通用电气那边,虽然明确向许青舟表明有购买超导薄膜产品的意愿,但比较遗撼的是米国商务部拒绝了合作申请。
 

 办公室。
 

 “安装的事儿就麻烦你了。”
 

 “恩,那边我盯着,你放心。”季云石点头。
 

 许青舟缓缓说:“设备没问题,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即便加之京大过来的4个学者,我们现在的人员仍然无法满足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这方面,你想听听你的意见?”
 

 超导薄膜的实验结束,研究所的工作反而增加了。
 

 上次宋瑶提过的黑箱技术,通用加密模块虽然能委托给专业的安全公司,但内核工艺,如ald
 

 温控算法、石墨烯-界面掺杂比例等等的黑箱技术还是得由他们的自主团队完成。
 

 光是设计算法就用到计算组三分之一的人手。
 

 眼下人手还真有点不够。
 

 季云石虽然是学术出身,但有着二十多年的行政经验,人员的招聘上相当有经验,
 

 季云石想了想,说:“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肯定有不少青年才俊愿意到这边来,但想要资深的研究员,会有点困难。有稳定研究经费,自己的团队,只要不是受到排挤,这些肯定是不愿意挪窝的。”
 

 “这也是我头疼的点。我们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对于十年以下研究经验的科研人员很有吸引力,
 

 但对于大佬而言,效果就有限了。”
 

 许青舟和宋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当然,俩人还是讨论出了结果,他沉声说道:“在这上面,
 

 我们还是得主动出击。”
 

 到了一定阶段,工资待遇和经费对于老教授,院士这类学者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只要愿意,会有大量项目和经费过来。
 

 但高阶研究员跳槽,就象夏科院某材料研究员所言:“在这个年纪,跳槽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策略的生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