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没逝的,大不了再来一年(第3页)

 

 “对。和宋瑶同学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见两位教授讨论完,宋瑶又调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计算过程,“数字化工具通过迭代优化逐步逼近最优决策点,具体而言,行为金融学的偏差量化提供扰动参数:”
 

 台下,本来有点懵的旁听学生,此时已经完全懵了。
 

 “我去,这是经济?给我干哪来了?”平头青年表情茫然,转头看了眼身旁的同学,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
 

 “不是,咱是学经济学啊,你怎么说起黎曼猜想的什么函数逼近论了?”
 

 “对不起,我不配听。”
 

 三分钟过去,宋瑶回答完,
 

 “居然还能这样,受教了。”
 

 岳浩倡低头看着论文,思考着宋瑶的解答,点了点头,“恩,是这个道理,我这边没啥问题了。”
 

 他看向了身旁的卓磊教授。
 

 来自水木大学的卓磊教授说话:“在认知偏差修正这一块,其实已经有成熟工具,就比如双盲评审,论文里的算法干预和这之间有什么显著差异?”
 

 “传统方法如双盲评审解决的是个体静态偏差,而本研究针对数字时代三大新特征:”
 

 宋瑶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准备,因此没思考就开始回答。
 

 台下,许青舟轻轻笑着,打字给远在蓉城的父母直播,宋瑶通过答辩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而在他几米外,一个女孩望着自己的答辩稿,生无可恋,嘴里嘟嘟地说着:“死定了,死定了,有宋学妹在前,我死定了。”
 

 答辩嘛,最怕的就是对比。
 

 她这论文和宋瑶的比起来,那完全就是两个量级的。
 

 旁边,见女孩这副样子,一位老哥看不下去了,安慰:“师妹,没逝,教授们不会真那么不近人情。
 

 女孩面色终于好点,很感动,心说还是师兄好。
 

 老哥望了眼答辩老师的方向,补充了一句:“大不了像师兄我这样,再在老师手下干一年,没逝的。”
 

 女孩:“?”
 

 师兄,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