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西征备战(第3页)

 

九月的最后一天,洛阳街头又出现了一件新鲜事物,这让秋天的洛阳又多了几分色彩。

 

一份名叫《京都早报》的报纸出现洛阳街头,不识字的百姓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但对于读书人或者官员,这份报纸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人人争相传阅,《京都早报》如两张a3纸大小,前后左右一共四版,第一版是时政要闻,第二版是文学栏目,第三版是家庭生活,第四版是市井民生。

 

第一版时政要闻中就刊登了,大隋在草原中心开辟一片三个关中大小的土地,建设一座新城,成为大隋最北方的县城,安北县。

 

还刊登了五万户巴蜀百姓迁到到陇右和西海的消息,详细介绍了移民们迁徙的经过以及待遇。

 

这样一来,之前的一些不实传闻就不攻而破了,之前说无数巴蜀百姓被捆绑着送往陇右和西海,两名相国抗命而被罢免。

 

但报纸上并没有提到秦琼率两万大军准备西征的消息,这种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不会报道,以免泄露军机。

 

第一版上还报道大隋的一块新土地,大隋东海以外,距离大陆约六百里有一座很大的海岛,叫做流求岛,面积有三个都畿府大小,那里盛产木绵和,目前隋军水师已经在流求岛上驻军。

 

中午时分,《京都早报》也出现在萧夏的御案上。

 

裴矩躬身道:“启禀陛下,今天是《京都早报》第一次发行,只印刷了三千份,定价十文钱一份,已经售卖一空,虽然是新鲜事物,但明显很受欢迎,反响也非常好,赞不绝口,各大酒楼、茶馆都要求追加订阅。”

 

萧夏点点头,有之前的《朝政旬报》打底,《京都早报》的成功也就是必然了,无论排版、印刷、纸质、内容都很高。

 

报馆也采用自己的建议,并不一定要当天发生的事情,只要是最近发生的大事都可以,这样就能提前储备知识,给排字工充足的时间,当然,这样也需要大量的活字。

 

“活字供应跟得上吗”这是萧夏最关心的问题。

 

裴矩笑道:“启禀陛下,刻字馆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从前的雕版切割,就得到了现成的活字。”

 

“这个办法不错,朕就说嘛!只要态度积极向上,任何困难都有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