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年冬训 41(第2页)

挂了电话,林芷淇稍作休息,准备迎接下午的训练。趁着这会儿间隙,她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轻轻翻开汉语言文学的课本,开始回顾起大一下学期学过的内容。在外国文学课程里,她沉浸于《百年孤独》构建的魔幻世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让她惊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独特的叙事手法。那些光怪陆离的情节,如美人儿蕾梅黛丝抓着床单升天,带着奇幻色彩,却又深刻反映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让她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有了全新认知。

 

现当代文学课上,鲁迅的《伤逝》令她印象深刻。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让她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以及在社会变革时期,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经典台词,她反复琢磨,体会到经济基础与爱情、理想之间的复杂关联,也为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而折服。

 

古代汉语课程则是一场文字与语法的探秘之旅。从《论语》《孟子》等经典篇章的研读中,她学习到古汉语独特的词汇、语法和句式。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字词,在她反复诵读、查阅古籍和老师讲解下,逐渐变得熟悉起来。她学会了如何通过字词的训诂,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仿佛穿越时空,与先哲们对话。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她领略了唐诗宋词的魅力。李白的豪放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尽显他的自信与不羁;李清照的婉约细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她的孤独与哀愁刻画得入木三分。她沉醉于诗词的韵律之美,也为古人丰富的情感表达所打动。

 

想着这些课程中的所学所感,林芷淇对文学的热爱愈发浓烈。她深知,无论是在泳池中为了荣誉拼搏,还是在文学与法学的知识海洋里探索,都是她人生中无比珍贵的旅程。她会坚定地在这逐梦之路上大步前行,期待着快递到来,开启法学知识的新大门。

 

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林芷淇还回忆起自己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这些作品时的热烈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作品,让她对文学的理解更加多元化。有的同学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作品产生的时代意义。他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让她明白文学作品是时代的镜子,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比如在讨论《百年孤独》时,同学们提到了拉丁美洲的殖民历史、政治动荡,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中魔幻元素背后的社会根源。

 

有的同学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入手,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他们分享着作者的人生故事,那些挫折与辉煌、喜悦与悲伤,都与作品紧密相连。在讨论鲁迅的作品时,同学们讲述了鲁迅的求学经历、弃医从文的转变,让她明白了鲁迅作品中对社会批判的深刻缘由,以及他对民族觉醒的强烈渴望。这些讨论不仅拓宽了她的视野,也让她更加热爱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

 

当休息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林芷淇合上书本,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抖擞精神,准备迎接下午的训练。她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她毫不畏惧。在泳池中,她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争取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习上,她要继续努力,探索文学和法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