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年冬训 5(第2页)

 进入蛙泳后半程,体能消耗开始显现,如何在保持划水效率的同时合理分配耐力,成了林芷琪亟待解决的问题。回想起测试时,后半程划水动作逐渐变形,力量减弱,速度随之下降。就像长跑运动员在赛程后半段,体力逐渐不支,步伐开始变得沉重。

 为改善这一状况,林芷琪在训练中增加了后半程划水的耐力训练。她常进行150米到200米的连续蛙泳练习,努力保持划水动作的规范性与力量感。每一次划水,她都像是在与逐渐袭来的疲惫做斗争,咬牙坚持,不让动作有丝毫的松懈。同时,她注重呼吸节奏,通过合理呼吸稳定体能。她发现,当呼吸急促时,身体的力量也会迅速流失,而有规律的深呼吸能让自己保持冷静和力量。每次划水,她都尝试更高效地运用手臂与腿部力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消耗。她不断挑战体能极限,每一次坚持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她逐渐适应了后半程的体能消耗,划水动作也越来越稳定。

 林芷琪还与教练共同研究后半程划水的技术细节。教练建议她适当增加划水频率,但要保持划水深度,这样既能提高前进速度,又能相对节省体力。起初,增加频率让她有些不适应,体力消耗加快,但她咬牙坚持,慢慢适应了新节奏。就像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时,突然加快速度会让人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不断练习,就能逐渐掌握平衡。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她在蛙泳后半程的速度稳定性明显提高,即便体能逐渐下降,也能保持较快速度。现在,她能在保证划水深度的同时,以更快频率划水,在泳池中飞速前进。每一次划水都像是在水中快速地拨开水流,身体像离弦之箭一般向前冲去。

 最后的150米到200米转身,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林芷琪清楚,这个阶段的转身不仅要快,还要能迅速衔接冲刺阶段的划水动作。此前训练,她发现自己在后半程转身时,从转身完成到再次启动划水的衔接不够流畅,浪费了宝贵时间。这就好比接力比赛中,交接棒的瞬间出现失误,会让整个团队的努力功亏一篑。

 为提升后半程转身的速度与衔接效率,林芷琪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她在泳池边设置专门的转身训练区域,通过反复练习强化肌肉记忆。实际训练中,她着重练习转身完成后瞬间的爆发力,利用腿部蹬力与身体扭转力,迅速推动自己向前冲。同时,她高度关注手臂划水动作的及时跟进,确保转身与划水无缝衔接。她不断挑战反应速度与动作协调性,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她在训练区域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转身和启动划水的动作,每一次都力求更快、更流畅。

 林芷琪还与队友们进行模拟比赛场景的训练,在高强度对抗中提升后半程转身的应对能力。队友们的竞争与鼓励,让她更加努力投入训练。一次模拟比赛,她因转身衔接不流畅而落后,但她毫不气馁,反而更加刻苦训练。她把这次失败当作前进的动力,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调整训练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林芷琪在后半程转身的速度与衔接方面取得了显着突破,为最后的冲刺阶段赢得了宝贵时间。现在,她能在转身完成的瞬间,以最快速度启动划水,迅速向前冲刺。从转身到冲刺的过渡,就像点燃的导火索,瞬间爆发出强大的能量,推动她在泳池中飞速前行。

 林芷琪在蛙泳训练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将全部精力聚焦到自由泳的技术精进上。自由泳作为一项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泳姿,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成为制约成绩的关键因素。经过细致的自我观察与分析,林芷琪敏锐地察觉到自身在自由泳项目中存在两大核心问题:划水效率与呼吸节奏的把控,而这两者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共同影响着她在泳池中的速度与耐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