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祖师们全疯了(第2页)
    守洞的两大宗师没有说什么,以一面宝镜照在他的身上,确定并无异常,这才松了一口气。
    其中一人问道:“你看清了吗?”
    回归的大宗师点头,道:“看到了,那里确实有让祖师都要疯狂的东西,我尝试了下,差了一段距离,接近不了核心地。”
    现在,他们做不了什么,唯有等待祖师亲临。
    “朝霞普照之地,有特殊的武器,比之赫连承运那支断箭,冷明空的残破量天尺,都要完整与惊人!”
    现在,夜州的探险者都在私下热议。
    须知,赫连承运的断箭,还有冷明空的断尺,都能化成神圣战衣,曾经助他们斩了第七境的妖仙。
    “还有一块洁白剔透的骨。”
    “那是骨头吗?保守估计,多半是地仙舍利!”
    牛犇城中,夜州的神种、仙种都坐不住了,纷纷找宗师求证,而且,这一日进入新世界的探险者格外多。
    有些人不相信,想要亲自去看一看。
    “如今,大半日就可以走到那里,我见到了天地奇景,那里曾经有个生灵被镇压,可惜,可叹!”
    “我眺望到一本地仙之书!”
    当日,一些爆炸性的消息传回。
    “竟然看走眼了,没有爆发大危机。”顾惜诚反省。
    秦铭、项毅武、小乌没忍住,又进去了,也想亲眼看一看那种天地奇观。
    果然,这次他们没感受到压力,可以爆发天光劲,速度飙升,一路向着目的地赶去。
    沿途,草木葳蕤,舒展着旺盛的生命力,再加上“地仙舍利”照耀,染着金霞,整片世界都无比生动。
    秦铭他们赶到了,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但是,所有人都不敢逾越一道红线,怕迷失在地仙梦境中。
    “都说是地仙舍利,那只是保守估计,或许会更非凡!”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
    此时,秦铭他们站到了彻底被金霞照亮、宛若黄金般的山体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的景象。
    山后,有一座稍微矮一些、但却无比璀璨的神山,霞光四照,其形态宛若一只断手,按在地面,镇压着一个生物。
    不过,金色的山体已四分五裂,向外冒光。
    那个生物已近乎从山下挣扎出来,但很惨,被一柄紫剑钉在地上,它化成一片人形的灰烬。
    原地留下一枚“地仙舍利”,它通体成金色,被剑锋划开部分,散发出无比浓郁的“朝霞”。
    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地仙舍利幻化出很多模糊的奇景,像是一个人的过往,尽显其人生的破碎片段。
    所有人都意识到,它价值连城!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书被紫剑贯穿,钉在剑锋上,居然没有毁掉。
    “说是地仙,但更可能是七日叠加者,被镇压在此后,艰难挣脱出来,还是死在紫剑下,着实有些可怕!”
    “也有可能是天神!”
    人们目光滚烫如炽,盯着地仙舍利、紫剑、地仙之书,根本没有办法估量价格,若是利用得当,夜州必将冲破桎梏,迈向前所未有的辉煌盛景。
    秦铭、项毅武、小乌他们都看得出神,晕乎乎,奈何瑰宝就在前方,他们却接近不了。
    当夜,他们从金光洞回来,结果被告知,为了保密,所有探险者都被隔离在牛犇城外的一座庄园中,不得外出。
    “事情太过重大,这关系到我夜州的未来,所以,各位暂且低调一些!”这是三位大宗师下的命令。
    所有人都有些无言,但也没有办法,纵然是程晟、姜苒这种门面人物,以及赫连瑶卿、姚若仙这类背景很强的人,也都被隔绝在庄园内。
    数日后,夜州的祖师出现,而且是一群人秘密前来!
    他们来此只有一个目的,共同研究“门”,加固金光洞,第六境的强者准备亲自前往新世界。
    半个月后,他们又走了,因为需要一些极其珍贵的天材地宝,而且可能要动用三十六根定天神桩帮助炼制。
    其中三位祖师留下,负责镇守此地,越发看重金光洞,它的重要性与地位直线拔高。
    此外,这里的大宗师已经不少于十位!
    秦铭、项毅武等人,活动范围变大了,除了每日修行,还可以在庄园附近转悠,只要别远离即可。
    同在此地,他们自然见到不少熟人,如裴书砚,赵倾城等,在消息方面可以互通有无。
    “祖师们都疯了,居然动用了关乎族运的三十六根定天神桩,在炼制‘门’的组件,进而可以确保金光洞‘不朽’,能让他们随意折腾与进出。”
    主要是,新世界内的三件东西太重要了,让各条路的祖师听闻后,内心都发生大地震。
    “据说,地仙舍利,若是被圆满领域的地仙,或者七日叠加者吸收,也许能突破到更高境界中。”
    “或许,那是天仙舍利也说不定!”
    这样的话,紫剑还有“地仙之书”的等级也要跟着提高,谁能不眼红与心动?
    数日后,一群不速之客到了。
    他们是自蒲贡归来的那群人,从少年到老者皆有。
    事实上,简怀道、谢凛、陆巍等人早就来了,也被限制在庄园中。
    现在,他们的长辈到了,不知道从哪里听到“地仙舍利”的风声。
    “消息走漏了,我就知道,各条路中都有他们的人,根本瞒不住。”宗师顾惜诚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