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逃不脱的因果轮回(第2页)

他们一家人本是死罪,明年秋天就要问斩。只因太子降生,大赦天下,他们才被从轻发落,卖去矿山。

大赦之期未满,他今日反将方众妙一军,令她放了自己,说不定还能保住功名,来年科举入仕,或能把族人全部救出矿山。

自己的确是清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少年昂起头,据理力争:“国师,您之前说过,若我们有冤屈,您必然会为我们做主。犯了罪自然要按律处置。可若是没犯罪呢?”

“我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可以向老天爷发誓,我平生不曾做过任何一件恶事,双手不染半点血腥罪孽。我的的确确是被冤枉的!像我这样的人,李氏宗族还有很多!连坐之罪本就是错的!”

连坐之罪是错的,来自于现代的余双霜深刻认同这一点。

她不由看向干娘,眼里带着一丝恳求。其实单独放走这少年未尝不可。看他的样子,他也的确只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

四周的百姓也都满脸恻然。连坐之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乡党犯事,整个村落都被抓走发卖的先例数不胜数。一地生了民乱,满城皆被屠尽。受牵连逃亡的无辜百姓也是流民潮的一大来源。

百姓的日子苦啊!

众人好似被挖去了脊骨,越发无力地跪伏在地。就连几个官差表情也都很不自然。他们押解的犯人,十个里面有九个是冤枉的,他们岂会不知?

余双霜悄悄拉扯干娘的衣摆,暗示她放这少年一马。

方众妙却不予理会,只是似笑非笑地盯着少年的脸庞。

“你确定自己不曾做过一件恶事,双手也不沾染半点血腥罪孽?”

“我用我的性命起誓,我此身清白无辜,决然没有害过人命,亦不曾谋过不义之财!”少年举手指天,信誓旦旦。
方众妙轻轻摇头,“可我却在你奴仆宫里看见三道怨煞之气,黑红的一团,充斥着血孽。这表明你手里至少有三条人命。”

少年骇然色变,极力否认:“不可能!你污蔑我!”

跪在他脚边的母亲却忽然抖了抖。

方众妙来回看看母子俩,了然道,“能在你奴仆宫里留下印记,可见这三人生前都对你忠心耿耿,与你走得极近。你元阳还在,身边应当没有关系亲昵的丫鬟通房。你本是书生,最常伺候你的人必然是书童。我问你,你是否接连换过三个书童?”

少年似想到什么,面色忽然煞白。

方众妙盯着他,缓缓说道:“你已经立下誓言,老天爷正在头顶上看着,你想好了再说。但凡有一句谎言,便叫你十载寒窗尽付流水,生生世世困于贱籍。”

头皮忽然一麻,竟仿佛真的被一束锐利威严的目光凝视,少年抬头望天,眸光不由自主地颤了颤。然后他缓缓低头,死死盯着母亲,眼瞳渐渐爬满血丝。

母亲捂住脸,发出痛苦的悲鸣,于是少年明白了,自己脑海中划过的那个恐怖念头竟是真的。

方众妙也明白了,微微阖眼,淡淡说道:“你那三个书童,许是扰了你读书,许是打碎了你的砚台,又许是说了不该说的话,便被你厌弃。你以为自己说一句走人,他们就乖乖走了。实则那三人暗地里都被你母亲活活打死,弃尸荒野。”

是的,少年心里的恐怖臆想,便是如此。被方众妙说出来之后,他手脚发软地跌坐下去,心里涌上无边无际的绝望和惶然。

刚才还觉得他可怜,希望国师大人能网开一面,放他离开的那些民众,现在却都满脸的惊愕。说好的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呢?说好的不做一件恶事,不沾半分血腥呢?打碎一个砚台就要人一条性命,你们这一家子简直就是罗刹恶鬼!

少年失魂落魄,两眼空茫。他慢慢转头去看母亲,匪夷所思地喃喃诘问,“为何如此?我,我只说他们伺候得不好,您把他们换掉就是,何至于要了人家的命?”

母亲放下掩面的双手,露出痛悔莫及的一张脸。

“儿啊,娘是为了——”

方众妙轻轻打断妇人辩白的话,“因为你娘在外面放印子钱,令许多贫苦百姓倾家荡产。为了还债,这些欠债的人只能把儿女卖给你家,以作抵偿。”

“你平日里使唤的书童、丫鬟、小厮,皆是这样来的。”

“他们在你娘眼里不是人,而是一张张欠条。她的本金早已百倍千倍地赚回来,这些欠条自然也就可有可无。那三个书童惹你不快,你娘就把他们当成作废的欠条,烧掉了,事情就是这样简单。”